共和县创新“党建+多元产业”新模式 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中新网青海新闻9月15日电(王静)近年来,海南州共和县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宜商则商,通过党组织牵头统筹资源、党员带头探索模式,推动形成多条各具特色、稳健可持续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领航资源盘活,唤醒“沉睡资产”促增收
该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一体推进清查核实集体资产、量化经营性资产、确认成员身份等工作,为股份合作筑牢基础。乡镇党委引导村集体深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对闲置校舍、厂房、集体草场、荒坡等资源,通过自主开发、租赁、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截至目前,99个村通过盘活资源均实现年增收47.3万元,推动“沉睡资产”向“活力资本”转变。
党建赋能特色种养,筑牢产业根基扩体量
该县围绕全省产业“四地”建设,整合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江苏援建资金、州县配套资金等20495万元,重点支持11个乡镇产业发展、稳岗就业等工作,依托高原冷凉气候和纯净生态,做大青稞、油菜、饲草料等特色种植业,做优牦牛、藏羊、生态牧场等高效养殖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6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带动小农户融入大产业。目前,全县村集体主导的特色种养业年总产值突破405.875万元,产业根基持续夯实。
党建聚力文旅融合,激活生态资源添动能
该县充分挖掘环青海湖、龙羊峡库区区位优势,投入资金164.25万元专项支持9个村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度假于一体的精品项目,构建民宿集群、农家乐联盟、自驾车营地、土特产集市、文化体验馆等业态矩阵。如今,发展民宿、旅游休闲、餐饮住宿已成为环湖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渠道,乡村旅游成为环湖地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引擎。
党建引领绿色能源,探索“光风互补”拓新途
该县充分借鉴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经验,大力推进村级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采取“联村共建”“一村一站”模式覆盖40个村,年均发电收益960万元,持续收益期超20年,为村集体带来稳定“阳光收入”。同时,探索“光伏+牧草”“光伏+养殖”等“农光互补”“牧光互补”新模式,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养殖)、绿色低碳、多方共赢”,为村集体经济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径。(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