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海东乐都:写好绿色发展“水文章” 答好生态文明“民生卷”

2024年12月23日 15:28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12月23日电(李小英)奔流不息的湟水河从乐都城区穿城而过,串起“河湟古都 人文乐都”一河两岸的秀美风光。

  初冬的湟水河流水湍湍,放眼望去,数不清的野鸭们成群结队地在河面上游弋,它们或悠闲觅食,或结对戏水,或振翅齐飞,在水中摆动各种造型,身后不时泛起层层水波。这些野鸭的身影,已成为湟水河畔一道灵动的风景线。

图为航拍乐都。乐都区委宣传部 供图
图为航拍乐都。乐都区委宣传部 供图

  “近年来,随着湟水河水质的改善,来这里栖息的野鸭数量逐年增多,品种也更加丰富。它们从远方而来,选择在乐都安家落户,正是对这里水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认可。”据当地的观鸟爱好者介绍。

  因水而生,因水而美,也因水而兴。乐都区,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兴水惠民、绿色发展,大力推进河长制,狠抓突出问题整治,全面推进生态河湖建设,以“水”为笔绘就“生态优先、绿色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河湖是最重要的水资源,是城市的血脉、发展的资源。乐都区持续贯彻落实河湖长制,进一步加大对河湖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清四乱”整治,推进湟水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同时,深化智慧河湖建设,优化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推动河湖管理保护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高质量推进幸福河湖创建。目前,青海省试点工程智慧河湖信息建设平台已完工,将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防汛抗旱及安全生产、农村人饮及水源地保护信息在“一张图上”,保障全区水利信息数据智慧管理。2024年,全区各级河长累计巡河4048次,有效确保辖区每条河流、河道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常态化开展湟水河227个排口再排查再整治工作,加强排污口日常管理;完成乐都区重点支流46个排口的现场核查和溯源监测工作;完成全区54处水源地水质检测工作,检测结果均合格;全区农村人饮集中供水率达99.3%,自来水普及率达98.1%,供水保证率达92%,符合《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乐都断面、老鸦峡、善缘桥、引胜沟入湟口、岗子沟入湟口等国省市控断面水质均达到Ш类及以上,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Ш类,达标率100%……一串串鲜活的数据呈现,一个个项目的加速推进,一项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都蕴含着乐都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决心和信心,也见证了乐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强劲势头。

  守好一河清水,方能流金淌银。乐都区坚持以民生水利建设为抓手,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水利问题为重点,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水文章”,让广大群众实现饮水不愁、用水无忧,切切实实暖了民心。2024年,实施农村人饮项目10项,总投资1.05亿元,着力补齐安全饮水短板,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保障18个乡镇(街道)265个村13.5万人安全饮水。总投资3628.71万元,改建、新建各类管道184km,新建各类控制井463座,对现状管道沿线改建和新建阀门井内设施实现流量、压力等信息化远程控制,建成后5个乡镇57个行政村2.25万群众、4.78万只牲畜受益,从根本上解决了水质、水量、管理及信息化配套上的各项难题,实现信息化管理,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提高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此外,积极谋划和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年实施(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9个,总投资5236.58万元。大力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等专项行动,加强湟水河干流乐都段和主要支流岸线整治,累计清理河道垃圾3000余方,水生态明显改善,水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乐都区深刻领悟其内涵与意义,针对黄河流域警示片反馈的问题,迅速响应、全面统筹、多措并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各类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实现区域生态、经济与社会协调共进。截至目前,第一轮、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2021年黄河流域警示片、2022年黄河流域警示片、黄河流域全方位“体检”、全省城镇污水垃圾专项和湟水河水质恶化及暗查暗访督察问题均已完成整改销号。2023年黄河流域警示片反馈1项整改任务和7项“举一反三”任务,目前方案已印发并全力推进整改中。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乐都区进一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改善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绘就“生态优先、绿色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据了解,截至12月初,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有效天数326天,优良天数为307天,优良率为94.17%,PM2.5平均浓度值为29μg/m3(未剔除沙尘天气数据),全区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乐都区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做好水清岸绿“水文章”,让碧水清波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让群众幸福感在一泓碧波中延伸。(完)

编辑:张海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