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乐都:以民生笔触绘就“老幼弱”幸福长卷
中新网青海新闻1月15日电(马慧翠)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聚焦特殊群体和群众关切,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民生建设,在“养老、护苗、扶弱”方面持续发力,扎实办成一批百姓可感可及的暖心实事,努力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困有所助的幸福图景。
“老有颐养”铺就养老“幸福路”
乐都持续完善区、乡、村三级居家养老体系,严格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监管,实现区、乡(镇)信息互联互通,对服务组织、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进行线上监督,有效确保了服务质量。积极推进机构养老,区福利中心、高庙和洪水三个敬老院入住老人116人,发放服务费18.68万元。同时,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签约医养服务,签约率达100%,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投资11万元的27户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及投资59.79万元的七里店、梦圆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困境老人社会融入服务项目已全部完成。
“幼有善育”用心护航“小朝阳”
当地完善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领导协调机制,加强对全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等各类困境儿童的监测摸排,做到底数清、政策明。持续强化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将孤儿保障标准提高到1050元/月,为14名孤儿、18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补助资金255.93万元。为6名高校就读孤儿发放“福彩圆梦”助学金6万元,36名困难残疾高中生、大学生享受助学金共计10.3万元。
“困有所扶”绘好民生“幸福色”
乐都积极创新困难群众动态管理方式,以保障对象认定为关键点,多方协同构建区、乡(镇)、村三级联动救助排查网络,对辖区内重残、重病、单亲、高龄等重点对象家庭按季度进行分片定期走访,做到及时发现致困因素并落实救助举措,共计支出各类社会保障资金1.4亿元,救助保障困难群众达4.6万人。
建立民政、公安、医保等多部门核对数据共享机制,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对象信息的全面性,为准确认定保障对象及开展动态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新纳入城乡低保983户2068人,特困供养96户115人,低保边缘家庭220户732人,临时救助困难群众1786户5159人,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