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乐都:做优特色产业集群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中新网青海新闻5月13日电(刚秀英 李隽)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聚焦特色农业提质、科技赋能增效、经营模式创新三大方向,统筹政策扶持、品牌培育、技术推广等多元举措,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深度转型,一幅“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乐都区坚持“政府扶持、示范带动、集约化经营”思路,培育出“雪山融水”“清泉樱桃”“樱之宝”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果品品牌。这些品牌成功入选全国夏至节气名优特产品名录,由中国气象局联合央视连续15天在《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栏目及CCTV17农业农村频道公益展播。2024年,果品产量同比增加4517吨、增长512%,直接带动群众增收1.12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金招牌”。
乐都区将特色产业集群作为乡村振兴“关键棋”,洪水镇姜湾村创新实践“合作社+企业”模式,流转400多农户500余亩土地打造香菜种植基地。依托当地长日照、大温差的自然优势,三茬香菜分批采收销往兰州、郑州、北京等地,总产量达1200吨、产值840万元。采收期吸纳10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让农户既拿土地流转费、又挣务工钱,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双赢”。
2024年,乐都“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面积达2300亩,覆盖玉米、马铃薯、蚕豆、香菜、食用菌等作物。通过机械化播种集成土壤深松、施肥、除草、覆膜等多道工序,搭配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技术实现精量播种与精准调控。数据显示,该技术较常规栽培节水65%、节肥50%、省人工80%,马铃薯亩产3500公斤、蚕豆350公斤、玉米超1000公斤、香菜800公斤,科技成为农业高产高效的“助推器”。
在科技赋能的同时,乐都区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以国际交流赋能蔬菜产业升级,推动乐都优质农产品跨越国门、走向世界。2024年,乐都区举行彩椒发车仪式,100吨彩椒直供俄罗斯市场,首次实现青海与俄罗斯直接签约、独立报关,外贸数据留驻本地,标志着乐都果蔬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大跃升。
为保障农业生产高效运转,乐都区搭建省内外农机作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农机手+农机站+经营主体+种植户”互联互通模式,通过微信群实时对接农机需求。2024年累计调运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79台套,在农忙时节高效保障生产,机械使用率显著提升,成为抢收抢种的“主力军”。
2025年,乐都区首次引进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为春耕生产装上“智慧大脑”。该技术不仅降低劳动强度,更提升了作业精度与效率,获新型经营主体点赞,并获央媒、省媒聚焦报道,为现代农业注入科技新动能。(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