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红色引擎”激活海东乐都乡村致富密码

2025年07月25日 17:33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25日电(李隽)今年,海东市乐都区党组织正以 “红色引擎” 的强劲动力,驱动科技扎根田间、产业链条延伸拓展、市场大门双向敞开,让曾经的 “土疙瘩” 摇身变为增收致富的 “金疙瘩”,奏响乡村振兴的共富乐章。​

  该区达拉乡的千亩蒜田,是党组织凝聚合力的生动注脚。党支部将零散的土地攥成发展“铁拳”,推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 “三统一” 模式,搭配有机肥替代技术与专家“田间坐诊”的精准指导,让大蒜亩产较 2015年实现翻倍,让村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田埂上的笑声里都带着蒜香的清甜。​

  马营乡的粉条加工厂里,机器轰鸣中藏着 “党建 + 产业” 的增收密码。当地创新构建 “党支部 + 合作社 + 公司 + 基地 + 农户” 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变身 “三金” 受益者:土地入股领租金、车间务工挣薪金、产品代销得现金,每月近3000元的增收,让家家户户的生活多了份踏实的奔头。​

  瞿昙镇徐家台村的温室大棚里,暖意融融。村党支部牵线搭桥,与青海方兴农贸公司携手打造“订单式”销售网络,将高原的新鲜果蔬直供上海市场。与此同时,技能培训课堂开在大棚边,搬迁村民在党员技术员的手把手教学中,从“种地新手”蜕变为“种植能手”,在家门口实现了生活品质与产业收入的双提升,幸福的笑容映在沾满泥土的脸庞上。​

  马厂乡的 23 个标准化拱棚,是党组织精准服务群众的见证。针对村民发展产业的迫切需求,党组织量身打造全链条服务:租金减免减轻起步压力,技术团队驻点指导破解难题,兜底销售消除后顾之忧。从土地平整到产品上市,红色身影始终陪伴左右,形成 “组织强保障、产业提效益、群众稳增收” 的良性循环。​

  从马铃薯“三产融合”的全链条升级,到紫皮蒜“品质突围”的价值跃升;从大棚果蔬“订单飞架”高原与都市,到优质种薯“跨境出海”闯市场…… 乐都的实践,破译了乡村致富的核心密码:​

  支部是凝聚力量的堡垒,把零散土地聚成“发展共同体”,用党员带头的身影点燃村民的参与热情,让“各扫门前雪” 变成“抱团向前行”;党员是攻坚克难的先锋,农技专家党员带着工具包 “田间坐诊”,把 “看叶识肥” 的本事手把手教给村民,让科学种植的种子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机制是激活潜力的钥匙“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受益” 的模式,让闲置资源变成发展资本,让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充满“挣头”与“盼头”。(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