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海东乐都:文化守护者藏在小巷里

2025年08月13日 15:56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8月13日电(许晓丽 严京升 李隽)长期以来,在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东街的一条寻常巷弄里,时常会上演这样动人的一幕:八岁孩童手握长刀,一招一式刚劲有力、有板有眼;站在一旁的孙寒生师傅,望着孩子们的身影,眼里盛满了欣慰与传承的期待。

  这位看似普通的手艺人,人生故事却格外鲜活 —— 他是脸谱艺术的虔诚痴迷者,是武术场上身手矫健的佼佼者,更是孩子们眼中无所不能的“孙老师”。

  他在一笔一画中勾勒脸谱里的文化魂。孙寒生与脸谱艺术的缘分,始于年少时看过的一场社火表演。当年那个挤在人群中、仰望着舞台上五彩斑斓脸谱的年轻人,如今已成为执笔传承传统的匠人。他的创作从不止于技法的精妙,更痴迷于探究每个脸谱背后的人物性格与文化密码。

  在他的工作室里,宣纸上的脸谱整齐排列:关羽的红脸透着赤胆忠心,张飞的黑脸彰显豪迈粗犷,典韦的黄脸藏着勇猛刚烈…… 每一笔勾勒、每一抹色彩,都是对传统文化最深情的诠释。

  “画脸谱不是描形状,是要懂魂灵。”孙师傅常对着学徒们这样说。为了留住那些即将消逝的传统,他翻遍古籍、走访老艺人,收集整理了上百种传统脸谱图样。许多几近失传的样式,在他的笔下重新焕发生机,仿佛那些沉睡的历史人物,正透过色彩与线条,向世人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专注于笔尖乾坤的手艺人,还是位深藏不露的武术高手。孙寒生自幼习武,刀枪剑戟样样精通,曾在多项武术比赛中斩获奖项。他的院落里,兵器架上的刀枪剑戟摆放得整整齐齐,每天清晨,晨曦中总会准时出现他练武的身影 —— 扎马步时稳如磐石,耍长刀时虎虎生风,一招一式都透着数十年的功底。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将武术的韵律与力道,悄然融入了脸谱创作中。笔下人物的眉眼间,总带着一股习武之人的英气与刚毅。“武术和脸谱看似不搭界,其实都讲究个‘精、气、神’。”孙师傅的这番感悟,正是他跨界艺术实践的智慧结晶 —— 刚柔并济的武术魂,与浓墨重彩的脸谱韵,在他身上达成了奇妙的和谐。

  他在一院一庭中播撒传承的种子。每到周末或假期,孙家小院就成了最热闹的“传统文化课堂”。书法课上,孙师傅握着孩子们的小手教握笔,从横平竖直的基本笔法到字里行间的气韵,耐心得像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武术课上,他手把手纠正孩子们的招式,反复强调“习武先习德,功夫在身,更要正气在心”;讲脸谱知识时,他会把历史故事揉进讲解里,“你看这个白脸曹操,为什么画得这么奸?因为他……”生动的讲述总能让孩子们听得入迷,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

  “看着孩子们眼里的光,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孙师傅笑着说。一旁,刚入门的小徒弟正骄傲地展示着新学的刀法,虽然动作还有些稚嫩,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像极了年轻时的孙寒生。

  这个步履匆匆的时代,孙寒生依然守着他的“慢生活”:清晨练武,白日画脸谱,傍晚教孩子。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在平凡的坚守中,书写着不平凡的文化传承。正如他笔下那些个性鲜明的脸谱人物,孙寒生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让文化艺术在小镇的巷弄里生生不息。(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