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求医路:6岁藏族女孩在西宁重获“睛”彩视界
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30日电 (史秋梅 孙睿)在海拔4000多米的玉树草原,6岁藏族女孩拉姆(化名)本应肆意奔跑,却因一双“不听话”的眼睛,生活蒙上阴影。为寻医问药,家人带着她跨越近千里,从玉树赶赴西宁,最终让希望照进现实。

拉姆自幼右眼就向外上方偏斜,起初家人并未在意。直到两年前,症状愈发明显:向左看时,右眼不自觉抬高;向右看时,左眼又“跑”到上方。双眼不仅外斜,还高低错位,这不仅影响外观,更可能危及视力发育。当地医院受限于医疗条件,虽建议手术治疗,却无法实施。心急如焚的父母四处打听,最终决定带拉姆前往西宁求医。
抵达西宁后,经专业检查,拉姆被确诊患有双眼上斜肌麻痹。这是一种因先天神经、肌肉发育异常导致的特殊斜视,病情复杂,她不仅存在双眼上斜肌功能不足,还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眼球运动严重失衡。
“孩子的双眼协同运动完全紊乱,必须通过手术重新校准。”爱尔眼科集团青藏片区副总院长马晓梅接诊后说。经过多轮研讨,医疗团队为拉姆实施了全麻下双眼下斜肌转位术。经过1小时的手术,“跑偏”的眼球重回正位。
术后第一天,惊喜降临。拉姆的双眼第一眼位恢复正常,左右看时高低错位的情况消失,眼球运动也变得灵活自然。近日复查,OCT影像显示,双眼状况较术前显著改善。看着女儿能自信地直视前方,拉姆的父母激动不已:“这一趟,值了!”
马晓梅提醒广大家长,儿童先天性斜视较为常见,但常因症状不明显被忽视。若发现孩子存在眼位异常、频繁歪头视物、注意力集中时眼球偏移等情况,务必及时就医。早期干预不仅能矫正外观,更能避免弱视、立体视觉受损等不可逆后果。同时,斜视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还需定期复查、科学训练,才能巩固效果。如今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复杂斜视病例也能得到有效治疗,家长无需过度担忧。
从玉树草原到西宁医院,这场跨越千里的求医路,是一个家庭的不懈坚持,更见证了专业医疗技术为患儿点亮“睛”彩未来的强大力量 。(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