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原创话剧诠释“两路”精神
中新网青海新闻5月16日电 (记者 孙睿)5月16日,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原创话剧《天路》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开演。
原创话剧《天路》以青藏公路建设为背景,从1950年寒冬,两千筑路大军随慕生忠将军踏雪而行,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大地上凿出第一道刻痕,到1954年12月25日,当一辆辆汽车驶过布达拉宫脚下,这条用十万军民四年血汗铸就的“天路”,彻底终结了西藏不通车的历史,生动诠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将职教特色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为全校师生呈现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进一步深化了职业教育文化育人内涵,献礼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

自4月1日启动以来,该校挑选出31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创作与排练,累计排练时长超200小时。
此剧通过视频与现场造景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沉浸式场景,再现海拔4000米的雪山险峰与“人背骡驮”的筑路现场,配合声光电特效,营造震撼视听体验。
参演话剧的学生演员由汉族、藏族、蒙古族、撒拉族、土族、回族等民族的31名同学组成。他们携手登台,用青春的活力和真挚的情感,共同演绎着民族团结的故事。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展示,更是各民族同学交流、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这样的活动,各民族同学在合作中增进了解,在交流中加深友谊,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中绚丽绽放。

话剧《天路》的成功演出,是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在红色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道路上的一次重要探索和成功实践。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红色文化育人模式。一方面,计划将《天路》话剧纳入学校长期的文化育人项目,每年定期组织演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话剧排演中,使红色精神在校园内代代相传。另一方面,学校将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载体和形式,开发更多与红色文化、职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和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职业素养,为社会输送更多既有精湛技能又具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优秀职教人才,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红色文化的传承贡献更多力量。(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