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西宁湟中:“小蔬菜”撬动“大产业”

2025年11月05日 09:37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4日电(王文霞)从“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到科学高效的设施农业;从零星分布的小菜地,到连片成规模的种植基地——西宁市湟中区以“小蔬菜”撬动“大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走进湟中区拦隆口镇巴达村的蔬菜种植大棚,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十几名村民忙着采收小油菜,种植户李广栋将刚采好的蔬菜装车,脸上满是丰收的笑意。

  “小油菜今天的价格是2.2元一斤,这个棚1亩地能采5000斤蔬菜,除去人工工资后净赚1万块钱。”李广栋一边算着收入账一边介绍,“小油菜种了14个棚,再过半个月我们最后一茬菜也都收完了,然后会转到温室种植,因为我自己没有温室,就在多巴镇玉拉村租了4个棚,继续种小油菜和菠菜。”

  早上采收的蔬菜,下午5点就能运往市场。有着12年蔬菜种植经验的李广栋,如今已是村里的种植大户。

  “我在广栋这里打工6年了,他的菜销路一直都挺好。像我们这样的年龄外出打工也不方便,这份工作对于我来说很适应。工资每天一结。”湟中区拦隆口镇西岔村村民吉生青说。

  今年,李广栋不仅新建了7个大棚,还通过电商平台把蔬菜卖到了四川、云南等地。在李广栋的带动下,巴达村种菜的村民从最初3户发展到如今11户,形成了“四季有菜、错峰上市”的模式。而这一转变的背后,离不开巴达村的天然优势——地处湟中区农业主产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为蔬菜种植提供了良好条件。

  如今的巴达村,连片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翠绿蔬菜生机勃勃。村里还注重提升蔬菜品质与品牌影响力,统一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让巴达村的蔬菜凭借新鲜、优质的口碑,在本地及周边市场站稳了脚跟。

  湟中区拦隆口镇巴达村党支部书记韩发兴说:“巴达村主要种植油菜、菠菜、上海青、油麦菜等,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村已经建成了占地400多亩温室大棚。去年,我们村通过蔬菜产业,带动户均增收2万多元,解决了近200名留守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说,‘小蔬菜’真正成为了我们村的‘大产业’。”

  巴达村的实践,是湟中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缩影。近年来,湟中区锚定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与区位优势,全力打造特色蔬菜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已建成千亩以上设施基地3个、百亩以上34个,设施温室种植面积达1.2万亩;依托产业园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智慧中枢+片区联动”格局,撬动社会资本3300万元建成塑料大棚1100座,实现蔬菜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质效同步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完)

编辑:张海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