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海县人民法院河卡法庭:“三个1+N”工作模式 提升基层解纷效能
中新网青海新闻3月21日电(祁绣娟)近年来,海南州兴海县人民法院河卡法庭通过将村级调解组织纳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聘任辖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村党支部书记、村警为人民法庭“特邀调解员”“司法联络员”,逐步形成1个审判团队+1个代表联络室+1个“调解组织”+N个工作模式,即“三个1+N”的基层多元解纷体系,促使大量的矛盾纠纷成功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多方联动 多元解纷有效率更有质量
在长期的调解实践中,河卡法庭与辖区政府、派出所、司法所、村“两委”、社区等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聘任为特邀调解员,逐步构建多元解纷格局、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形成了强大的调解合力。比如,在处理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纠纷案中,法庭了解到双方当事人系同村村民,为避免影响邻里关系,法官立即展开调查核实,并邀请乡镇、特邀调解员、村民委员会等共同制定调解方案,通过各方的共同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当庭达成协议,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多元联动化解。
延伸触角 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有效解决河卡镇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利,群众参与诉讼成本过高的问题,河卡法庭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在全镇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设立巡回审判点,发放“法官便民联系牌”,设置法官工作室,选取典型案例定期深入辖区村社巡回审判,构建了以人民法庭为中心,诉讼服务站和法官工作室为支点的诉讼服务网络,有效打通了法庭服务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无讼试点 让幸福村的“幸福”底色更足
近年来,河卡法庭积极参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以“无讼村”创建工作为切入点,依托村社基本单元,重点发挥联村法官、村“两委”班子、司法所、派出所及特邀调解员等作用,把“无诉”理念注入基层社会生活,引导群众以非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022年,河卡法庭联合河卡镇0政府启动“无讼村”试点创建活动,将河卡镇幸福村确定为兴海县首个“无诉讼示范点”,通过常态化开展村落诉讼服务联络员培训、“以案释法入村到户”,定期进村指导调解等活动,引导农牧民群众自觉投身无讼村居创建活动中,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