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数智赋能精准施策 构建特色就业新范
中新网青海新闻3月21日电 (记者 孙睿)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河湟谷地,一场以数智化驱动的就业服务革新正在为古城西宁注入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西宁市聚焦重点群体就业需求,创新“精准培训、创业赋能、重点帮扶、数智服务”四位一体模式,携手华普亿方科技集团等专业机构,走出了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高质量就业发展之路。
靶向培训 激活就业“一池春水”
针对就业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西宁市通过定制化技能培训实现精准对接。2024年12月,西宁市首个“进阶培训美妆美甲班”开班,40余名学员通过“技能+市场”双轨课程,系统掌握美妆技术与市场运营知识,为本地美容行业输送专业人才。
针对退役军人群体,专项培训班通过职业规划、政策解读及企业实地探访,帮助50余名退役军人完成从“战场”到“职场”的角色转换。2025年1月启动的挖掘机培训班,则为重点人群提供实用技能培训,助力其在城市建设中实现稳定就业。这些精准化培训项目如同“催化剂”,有效激活了就业市场的内生动力。
创业创新 培育发展“生力军”
西宁市将创业创新作为稳就业的重要引擎,通过“技能升级+带头人培育”双轮驱动激发市场活力。
在湟源县,“农家乐创业能力培训班”组织40余名从业者开展服务提升、品牌运营等实战培训,推动乡村旅游标准化升级,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与此同时,“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训班”组织学员赴西安开展“理论+实践”培训,通过企业走访、场景模拟等方式,系统性提升创业能力与创新思维。
未来,西宁将构建“学习—实践—反哺”的创业生态闭环,推动创业带头人向“引领者”转型。

重点帮扶 筑牢民生“保障网”
为助力贫困劳动力实现可持续就业,西宁市将技能培训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2025年2月,架子工(高处作业)和低压电工专项培训班开班,近百名学员通过理论与实操结合的系统化培训,掌握核心技能并进入建筑、电力等领域就业。这种“造血式赋能”模式,不仅为贫困群体开拓了新的就业渠道,更实现了从短期帮扶到长效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切实筑牢了民生底线。
数智服务 破解“人岗对接”困局
为解决企业用工与求职者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西宁市创新搭建“线上+线下”双轨服务平台。2025年2月举办的经济开发区专场招聘活动,吸引103家企业参与,提供近400个岗位。活动采用“直播带岗+线下招聘”模式,线上直播吸引近万人次互动,线下超200人参与,初步达成意向千余人。
“直播带岗”打破地域限制,企业通过直播间实时互动,线上投递简历超3000份。线下设置政策咨询、简历优化等专区,资深职业指导师提供一对一服务,累计优化简历近百份。
求职者张宇表示:“专业指导让我的职业规划更清晰,简历针对性明显增强。”
据了解,西宁市未来将推动“直播带岗”常态化,依托数据分析动态监测就业趋势,构建“需求挖掘—服务触达—效果跟踪”的闭环体系。(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