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海晏算好大田托管“三笔账” 农民腰包鼓起来
中新网青海新闻3月15日电(海晏宣 李隽)近年来,海北州海晏县把农业生产托管作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的“融合器”,探索打造“大田托管”经营模式,激发土地“钱”力,农民“看单点菜”,喜当“甩手掌柜”,摸索出一条多方共赢、富民强村新路子。

“推进大田托管,县委、县政府可以说是下了一盘大棋,目的是打好大田托管的‘大算盘’。”海晏县农牧水利科技和乡村振兴局局长久迈认为,农户增收账、村集体增效账、农村增绿账这“三笔账”算对了,“大算盘”也打好了。
过去该县农户自己经营每亩收益在200元左右,土地托管后,农资由分散采购改为集中采购,采取机播机收、统防统治、节水灌溉等方式,每亩可减少10%的农资、用水等种植成本,并提供“耕、种、管、收、售”一条龙服务,把大量不愿种地、不会种地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解决了务工农民的“土地包袱”,节省来回返乡时间和费用,间接增加了农民务工收入。2023年,全县土地托管面积为2.5万亩,涉及农户1282户,平均每亩收益420元,比未托管农户高出210元。
在“大田托管”中,村集体每亩收取20-35元托管费,村集体经济可增收6.5万元左右,充分调动村集体经济参与的积极性,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大田托管”使土地成方连片种植,有效整合了地边地沿、沟沟坎坎,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问题,每百亩土地可挖潜3%的种植空间,有效解决弃耕问题。
海晏县通过“大田托管”,流转无劳力、缺劳力农户土地交给村集体集中种植,“小田变大田”,大田托管后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建成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青稞基地6个,建设高标准农田8200亩。大托管带来了“大增绿”,田地无抛荒,农村大增绿,瞄准“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农旅融合发展,依托农牧家乐、农业采摘、生态观光、养殖体验等旅游项目,实现“添绿增金”。(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