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射箭:从“草根狂欢”成长为“国际IP”
射箭作为青海最具群众基础的体育赛事,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不仅构建起覆盖全域的赛事体系,更以“一箭多雕”之势撬动“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青海射箭运动群众基础深厚,全省590万人口中,民间藏弓总量超66万件,每10人就拥有一张弓,常年参与者超60万人,爱好者突破120万人。如今,青海已打造多层次赛事IP矩阵:中国·青海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吸引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选手参赛,全球直播累计观看超千万人次;“五彩神箭”国际邀请赛、“三江源”杯村超射箭冠军赛等赛事,覆盖从省级到村级的广泛群体,年参与人次超33万。同时,青海打破“女子不射箭”传统,完善软硬件设施,建成23处标准化场馆,培育各类射箭组织3000余家,青少年爱好者增长超40%,在全国赛事中屡获佳绩。
赛事热度持续转化为经济动能,“射箭+”模式催生赛事经济新增长点。2025年,全省射箭赛事直接带动旅游消费超2.3亿元。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推出“射箭体验+草原民宿”套餐,海南州贵德县打造“黄河岸边射箭体验村”,将单次体验升级为“一日游”消费场景。黄南州尖扎县“五彩神箭”活动首创“天天有场景”模式,日间有专业赛事和非遗展,夜间“星河夜市”日客流峰值达5000人次,赛事期间实现旅游收入1750万元。多地还将赛事与特产展销结合,实现“体育健身”与“增收致富”双促进。
此外,射箭赛事还推动传统技艺产业化,助力民族团结。尖扎县、互助县等地的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借赛事“出圈”,年销售额达数百万元,产品远销海外。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多民族群众自发组队参赛,以箭会友,既丰富了精神生活,又增进了民族情谊。如今,青海射箭已从“草根狂欢”成长为“国际IP”,从“单一观赛”升级为“赛事经济”,让“冷门技艺”变身“热门产业”,为地方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金华山)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