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推动省垣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3月25日,记者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我省持续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不断建立健全省垣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西宁市四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更有“医”靠。
省卫生健康委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居民健康需求,印发通知,引导省垣二级及以上医院普通门诊患者优先选择基层首诊,帮助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守门人”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落实。
支援医院、受援机构深入沟通协商,通过建立常态化联合门诊、联合病房、专家工作室、急危重症转诊绿色通道,突出康复、老年、中(藏)医、内儿、口腔、妇科、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安宁疗护等相关特色科室建设,促进技术、服务、管理等优质资源下沉。原则上,每个支援医院每周派出专家不少于3人,派出专家为中级及以上职称。受援机构统筹安排并公示下沉专家工作时间,保证机构每周至少有3名临床专家下沉且时间不少于3日,每日不少于半天。
支援医院积极开展面向受援机构及辖区居民的远程医疗服务和互联网诊疗服务,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向城市居民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在线复诊和长期处方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线上诊疗、护理、签约履约等服务。同时,加强互联网诊疗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安全。西宁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建立健全省垣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管理制度。支援医院、受援机构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完善患者转诊指征和流程,形成分工协作、双向转诊服务模式,建立健全转诊档案,为患者提供有序衔接的闭环转诊服务。
鼓励支援医院全(专)科医师、药师等医务人员以个人或加入团队方式为受援机构辖区群众提供签约服务,通过对口支援、多机构执业、购买服务等形式,以受援机构为平台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求落地生效。同时,根据城市社区居民就诊需求,将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向受援机构下沉。原则上,将10%至15%的专家号源、预约检查等医疗资源交由受援机构家庭医生管理支配,预留5%至10%的床位供家庭医生上转患者。(作者:徐变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