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同仁:绘就城乡生态宜居新画卷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在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热潮中,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管护员队伍成为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力量,推动乡容乡貌改善与升级。同仁市从修建便民停车场到打造城市景观,再到修建移动公厕,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扎实开展,改善同仁城乡生活品质、提升居民幸福感,绘就了一幅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新画卷。
绿色守护者:
推动乡村环境卫生整治
4月的同仁,草地披上嫩绿的新装,杏花、山桃花竞相绽放,沿着蜿蜒的高速路驱车驶向同仁市加吾乡,沿途醉人的美景中,一些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生态管护员才让卓玛正骑着摩托车,在高速沿线巡查。她戴着厚实的手套,目光专注地搜寻着路边的垃圾。发现问题后,她熟练地停稳摩托车,迅速弯腰俯身,将遗落在草丛中的饮料瓶、纸巾等垃圾拾起。
“现在天气转暖,路上车多了,随手丢垃圾的现象不少,这些垃圾不仅破坏环境,还可能影响行车安全。”才让卓玛边说边将捡回的塑料瓶塞进袋子。每周三次,无论阴晴冷暖,她都会准时出现在责任路段。
这一幕,是同仁市加吾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加吾乡划分56个责任网格,配备274名生态管护员,在公路沿线设立党员示范岗17处,每周三、周五开展集中整治。
4月16日下午,加吾乡召开生态环境工作推进会和环境卫生管护人员使用App巡护系统培训会。培训会上,同仁市加吾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尼玛才让向生态管护员介绍巡护系统的功能特点与操作流程。通过App巡护系统,生态管护员可以更加便捷地开展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卫生问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面对一些顽固环境问题治理困境,加吾乡打出制度组合拳,实现突击整治向常态治理转变。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结合“红黑榜”公示制度,激励各村持续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由乡政府统筹管理垃圾清运车、设定垃圾车清运时间和路线图,建立“户收集、村组织、乡转运”体系,垃圾处理效率提高85%。加吾乡还在公路沿线竖起大型环境卫生保护宣传牌,并在交通要道安装高清摄像头10个,对重点区域垃圾倾倒行为实时监控。
如今,随着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加吾乡已成为周边地区学习的榜样。每到节假日,前来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改善人居环境:
推进基础设施与景观建设
4月16日,在同仁市迎宾大道东侧地下停车库的施工现场,工人们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手持抹灰工具,正紧张忙碌着。
停车库总建筑面积5970.51平方米,设计停车位225个,其中,智能立体停车位192个,普通停车位33个(含充电停车位33个),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同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孙煜敏说,同仁市投资4120万元建设立体智慧停车场,提供停车位212个。投资8000万元建设停车场两座,设置中大型车辆停车位369个,停车场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善同仁市地区交通和停车的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人居环境质量。
打造城市景观也是同仁市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工作之一。同仁市实施节点环境整治工程,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同仁市主城区内打造10个景观,建设内容为铺装、绿化、照明等配套附属设施。
同仁市隆务古街西侧,曾经是城市发展的“痛点”,老旧小区房屋年久失修,周边荒地杂草丛生,垃圾堆积,影响城市形象。
如今,同仁市在这一区域实施环境整治项目,打造城市景观。经过升级改造,这里将会修建休闲步道,安装休闲座椅,修建绿化景观,成为市民日常散步、锻炼和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此外,同仁市先后投资2750万元实施完成城区44座公厕新建改造工程(包括8座移动公厕,两座环保公厕),在全省率先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投资2863万元新建改造旅游厕所60座,覆盖所有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同仁市聚焦全域无垃圾、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网格管理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市政卫生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得到长效巩固。同仁市向“美丽城镇”的目标前进,致力于建设幸福同仁、美丽同仁、和谐同仁。
作者 王菲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