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西宁湟中:“小菌菇” 做成富民 “大产业”

2025年09月09日 16:46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9月9日电(俞惠珍)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食用菌种植示范园占地84亩、年产菌棒300万袋、年产食用菌2600吨、年产值1740多万元……2024年,李家山食用菌产业园交出亮眼成绩单。“小菌菇” 正在做成 “大产业”。

  近年来,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立足自然禀赋,创新 “党委引导、企业运作” 模式,以食用菌产业为核心抓手,蹚出了一条 “以菌兴业、带农增收” 的乡村振兴特色路。

  走进李家山食用菌种植示范园,84亩园区里生机盎然,7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整齐排布;1260平方米的菌袋生产车间内,香菇菌袋生产线全速运转,年产菌棒可达300万袋,常压灭菌柜、新能源供暖系统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为食用菌科学化、标准化种植筑牢根基。

  “目前我们以香菇种植为主、平菇为辅,还在积极试验示范其他品种。” 食用菌种植示范园负责人周召荣介绍,2025年计划利用9亩闲置建设用地建设食用菌产品研发中心,开展食用菌液体菌种研发,重点研发金耳、银耳、灵芝等菌种,目前设备正在调试中,“目标是打造青海最大的食用菌品类研发基地,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丰富产品品类。”

  目前,该基地上半年已种植香菇菌袋200万袋、平菇菌袋70万袋、姬菇菌袋15万袋,产品主要发往重庆、成都、上海等地,2024年年产值达1740多万元。

  在标准化出菇房内,成排的菌棒上,一簇簇食用菌长势喜人,工人们穿梭其间采摘成熟香菇,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以前在家门口根本找不到活干,现在在园区上班,一个月能拿3000元工资,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比出去打工划算多了。” 在园区务工三年的丁雪芳笑着说,稳定的收入让她的日子越过越踏实。

  像丁雪芳这样受益的村民不在少数,目前园区已带动54人固定就业,2024年至今,已发放临时务工人员工资和固定工工资总额达352万元。

  除了吸纳务工,园区还通过多重举措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培育120多名食用菌种植人才,部分学员已成长为车间主任;为周边种植户供应成品出菇菌棒超600万袋,并提供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打通产销链路;流转李家山村346亩土地,为74户农民带来土地流转收入41万元,户均年增收5540元。

  2021年,李家山镇投入4400万元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成立李家山农稷协作建设有限公司,建成这座集菌种研发、菌棒生产、成品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园。2022年8月投产后,首年产值突破800万元,同年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过数年发展,示范园年产食用菌2600吨,占据青海市场17%的份额。

  “我们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通过‘125’发展思路,用五年时间将李家山镇打造成西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小镇、青海最大的食用菌品类研发基地、西宁最大的食用菌农业科技产业园。” 李家山镇副镇长马艳萍表示,今年将重点优化示范园运营、夯实产业基础,两年内推动技术升级与品牌建设,五年内实现 “三个最” 目标,让食用菌产业成为农民持续增收、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完)

编辑:张海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