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青海各地

共和:推动非遗资源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胜势

2025年03月05日 17:08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3月5日电(苑虎)2023年以来,海南州共和县探索创新非遗活化利用模式,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带动群众技艺创新、振兴产业、增收致富,推动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胜势。

  深入挖掘,让非遗文化传承“活起来”。该县制定《共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等。坚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与全县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全面、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再调查工作,完善健全涉及民族语言、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手工技艺、体育竞技、民俗习惯等非遗名录130项。截至目前,全县现有省级非遗项目3项、州级非遗项目12项、县级非遗项目27项。此外,支持代表性传承人、民间工艺大师利用文化阵地和非遗传习所开展常态化传承人培训。

  示范引领,让非遗文化传承“旺起来”。该县抓好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建立健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库。整合全县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统手工艺,创新作坊式、师徒式“产教融合”传承模式,在吸纳带动就业的同时,推动“打工者”向非遗学徒转变,打造集研发、研培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共和县五彩藏绣研发中心。打造“民族非遗展览馆”。重点支持具有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市场发展潜力、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技艺类项目,将生产性保护与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等领域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让非遗文化传承“火起来”。该县推动文创产品与非遗保护事业融合发展,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同时,将非遗文化融入各类文艺活动、节庆展会,组织全县各非遗工坊、非遗协会、团体、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舞台项目展演、共和非遗大集等活动,制作“共和县非遗系列展示”“手艺·匠心”等精品栏目,让更多群众感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文化。其中,千人则柔获“最大规模安多则柔表演”世界纪录认证。(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