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公安局深耕“生态警务”护航生态安全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17日电(谈海青 李隽)近年来,海北公安机关全面深化“专业带动、全警行动、部门联动、群众发动”工作格局,加快构建公安牵头、相关部门联动的生态警务机制,切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海北州位于青海湖北岸,祁连山南麓,地处“一湖两区三河”之要,境内青海湖流域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保障着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维护着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
海北州公安机关立足打击防范生态环境资源犯罪职能定位,从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出发,以生态警务机制建设为牵引,全面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扎紧织密生态保护安全防线。
该州建立四级生态警长体系。积极构建“州-县-乡-责任区”四级生态警长组织架构,整合地区资源力量,以243名生态警长为“护绿”主体,广泛动员整合村社干部、生态管护员、志愿者等生态义警3000余名,形成“生态警长+生态义警”生态守护体系,落实“山林有警,河湖有管”责任机制,常态化开展“管、防、巡、宣”工作,累计开展联查联巡,排查掌握生态环境、安全生产、治安维护等领域风险隐患,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海北州推进生态警务阵地建设。压紧、压实属地派出所主防责任,推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重心下移、警力整合下沉,在门源县公安局老虎沟挂牌成立了首个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警务室,累计在全州河道、草山、交通要道等地设立生态警务公示牌69个,有效提升了地区见警率、管事率、控制率,打通了生态警务“最后一公里”。
海北州以“昆仑”“清风”等生态环境资源领域系列专项行动为牵引,坚持“打防结合、重点突破、系统治理”,形成生态领域整治攻坚“组合拳”。严打突出违法犯罪,攻坚重点治理难题。针对青海湖地区非法捕捞青海湖裸鲤屡禁不止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打击整治,相继侦破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推动青海湖裸鲤从“濒危”降为“易危”,鱼鸟共生生态链逐步恢复。
海北州坚持系统观念,落实“公安+行政”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积极构建“部门协同、区域联动、司法衔接”的生态治理共同体。完善行刑衔接机制。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印发《海北州食药环领域四个行刑衔接工作办法实施细则(意见)》和《海北州食药环领域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工作联动机制》,提升了行刑共治工作合力。
该州深化区域警务协作。2020年,牵头承办首届环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警务协作会议,并签订警务协作机制。2024年,组织召开首届环青海湖地区公安机关警务协作会议,并签订警务协作机制。在环祁连山、环青海湖警务协作框架下,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公安机关的协作联动,互通信息情报40余条,定期开展跨省区联合执法行动6次,最大限度挤压了跨区域违法犯罪的活动空间,形成严控严管、共同整治的工作格局。(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