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青海各地

部门联动破解格尔木市大格勒乡集中居住小区土地手续办理难题

2025年09月24日 15:47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9月23日电 (汤红红)近日,格尔木大格勒乡举行集中居住小区宅基地证发放仪式。8名集中小区住户代表拿着鲜红的宅基地证,脸上洋溢着笑容,困扰已久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十余载,暖心事反成心头愁。依托2011年“省级千村建设百村示范整乡推进示范村”项目,大格勒乡集中居住小区建设项目得以落地,小区于2012年7月1日开工建设,2013年7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搬进集中小区,看着坐落整齐的小院、崭新漂亮的房子,宽敞平坦的道路,干净整洁的广场,以及美丽惬意的小花园,幸福感涌上小区住户的心头。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集中小区建设先行,土地手续办理滞后的问题越发显现,房屋手续成为了集中小区住户心头的急难愁盼。

  五年来,竭力推进难逾困境。大格勒乡党委政府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聚焦群众之急难愁盼,将集中小区房屋手续办理工作列入重点工作清单。自2020年以来多次对接相关行业部门、多次召开集中小区房屋手续办理工作推进会,全面入户搜集完善集中小区住户信息,竭力推进集中小区办证工作,但各种努力最终均因集中小区地类性质问题导致失败,工作推进陷入难以逾越的困境。

  一年间,破局组建快速通道。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领域问题,格尔木市委、市政府聚焦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着力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自2024年9月起,市委、市政府组建了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专班,先后印发了《格尔木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方案(2024-2026年)》和《格尔木市37个历史遗留问题小区“一区一策”责任清单》。这些举措为大格勒乡集中小区的办证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效突破了地类性质限制的困境,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并协调自然资源、农牧等部门,建立了办证“快速通道”。

  凭借格尔木市委、市政府搭建的“快速通道”,大格勒乡党委、政府迅速响应,综合考虑“一户一宅”、住户户籍归属等条件,筛选出集中小区宅基地证办理的首批住户(17户),并高效部署各项相关工作。首先,对接具备资质的测绘公司,以低于市场价的费用率先开展大格勒乡集中小区各住户的权籍调查;其次,指导村委会依据农村宅基地审批政策,完成首批住户相关资料的收集及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等环节;接着,邀请自然资源、农牧等行业部门对联审首批住户的宅基地证办理;随后,再次对接测绘公司,进一步完善相关测绘资料;最后,对接市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交资料进行复审,并完成登记办证工作。

  一瞬间,忧愁变喜高上眉梢。在大格勒乡举行的集中居住小区宅基地证发放仪式上,8名集中小区住户代表从莅临仪式、参与见证的领导手上接过鲜红的不动产权证(宅基证使用权证),灿烂的笑容洋溢在脸上,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这一刻,承载金色国徽的“红本本”为困扰了他们十余年的烦心事画上了句号。

  宅基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宅基地证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定心丸”。集中小区首批宅基地证的颁发,不仅标志着大格勒乡在农村土地管理规范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一步,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利益的深切关怀。

  下一步,大格勒乡党委政府将继续聚焦群众关切,办好更多民生实事,不断提升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完)

编辑:张海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