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杂多县支行:扎根雪域高原 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31日电 题:农行杂多县支行:扎根雪域高原 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作者 张海雯
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平均海拔4500米,地处“中华水塔”的核心地带。
这里地广人稀,气候环境恶劣,偏远乡镇的政府机构、学校、卫生院以及广大牧民,长期面临着基础金融服务获取难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玉树杂多县支行(以下简称“农行杂多县支行”)以“流动金融服务车”为核心载体,创新打造了“物理网点+流动服务+远程支持”的立体化服务体系,切实将基础金融服务送到牧民家门口。
“惠农通”服务点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在距离杂多县城30公里外的结多乡,索南文加小卖部门头旁的“金穗惠农通服务点”牌匾醒目易见,小卖部内悬挂的宣传板上详细介绍了惠农通服务点的服务公约、智付通使用流程、交易限额及收费标准等内容。

“惠农通服务点自设立以来,为周边牧民提供存取款、转账结算等基础金融服务。”金穗惠农通服务点代办员索南文加介绍。
仅2024年,索南文加就办理了1.12万笔业务,在方便周边牧民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少额外的收益。索南文加告诉记者:“去年服务点办理业务的收入就有22639元。”
目前,农行在杂多县下辖的七乡一镇实现了“惠农通”服务点全覆盖。农行杂多县支行副行长才仁尕松告诉记者:“这些服务点不仅方便了牧民就近办理基础金融业务,也为当地乡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流动金融服务车让金融服务“随需而行”
出了杂多县城,绵延的高山草甸一望无际,农行的流动金融服务车穿梭其间,为高原深处的农牧民送去金融服务“及时雨”。

“流动金融服务车可以办理柜面上的所有业务,就是一个‘移动银行’,相当于把银行搬到了家门口。”才仁尕松说:“特别是为偏远地区的老人和特殊群体点亮了金融普惠的‘温暖灯火’,有效解决了他们享受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前两天,查旦乡的一位牧民预约了金融服务。”农行杂多县支行客户经理索南扎对告诉记者,为了方便当地牧民办理金融业务,农行杂多县支行在每个村两委留下了联系方式。“牧民有任何金融需求,可以通过村两委联系到我们。”
在查旦乡,索南扎对为商户西然塔生办理了农行聚合码。西然塔生告诉记者:“以前的收款方式需要手续费,这次办理了农行聚合码,农行还为我减免了手续费,可以省不少钱。”
去年,西然塔生还从农行贷了10万元的贷款,用于商店资金周转。“农行人贷款办得很快,利息也比较低,所以选择继续在农行办理业务。”

在为西然塔生办理完相应业务后,才仁尕松和索南扎对用藏汉“双语”,围绕假币识别、防电信诈骗、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服务产品等内容,向当地牧民普及金融知识,以此提高牧民防风险意识。
据了解,自2022年起,农行杂多县支行以流动金融服务车为载体,依托“物理网点+流动服务+远程支持”的立体化服务体系,累计服务农牧民超2000人次。
虫草季“移动银行”护航牧民财富
杂多县作为全国虫草产业的核心区,素有“中国虫草之乡”的美誉。
“尤其是每年5月至7月的虫草采挖黄金季,牧民们深入偏远山区,交通极为不便。”索南扎对告诉记者,如何安全、及时地储存和流转牧民群众出售虫草辛苦换来的“草皮费”(虫草款),成为一大现实难题。

针对虫草采挖季的特殊需求,农行杂多县支行工作人员主动组建服务团队,开启“早六晚八”的工作模式,携带移动智能终端化身“移动银行”,为农牧民现场办理虫草款的归集、存款、转账等金融服务,确保资金安全、及时入账。
“山路崎岖、道路不通,车到不了的地方就骑摩托,摩托车抵达不了的地方就骑马。”扎根于雪域高原的农行杂多县支行工作人员练就了一身本领,将金融服务主动延伸、精准送达每一顶采挖点帐篷、每一片游牧草场。
未来,农行杂多县支行将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高原的初心使命,持续深耕高原沃土,把金融的便利与温暖融入每一次翻山越岭的走访、每一次贴心周到的服务之中,让普惠金融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润泽广袤的高原大地。在雪域之巅,用车轮传递金融力量,用脚步丈量服务温度,用马背输送金融关怀,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书写普惠金融的生动篇章。(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