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乐都下营乡“五聚焦”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中新网青海新闻10月21日电(李隽 保春花)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下营乡锚定党建促乡村振兴核心目标,创新实施“五聚焦五赋能”机制,从队伍建设、治理创新、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到人才培育全维度发力,构建起系统化、可复制的党建引领体系,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在队伍建设上,下营乡以“上讲台+精准培训”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干部上讲台”“乡村振兴大讲堂”活动。党员干部结合乡村发展实际,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接地气”的政策解读、实践方法,在互动交流中凝聚共识、提升能力。
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活动14期,覆盖乡村两级党员干部580人次,成功淬炼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且“能扛事、善攻坚”的“三农”工作队伍。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下营乡创新构建“1+3+N”基层治理模式,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依托乡村干部、党员先锋、网格员三支骨干队伍,广泛整合“两代表一委员”、志愿者等N类社会力量,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服务、矛盾纠纷化解、人居环境整治。党员干部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实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善治新格局。
下营乡将党建优势与地方特色深度绑定,以“党支部+藏乡特产”探索增收路径。由党支部牵头整合各村资金,成立青海众联商业运营有限公司,统筹运营“下营民俗一条街”,通过盘活闲置资产、统一经营管理,把绿壳蛋、冷榨菜籽油、“柴火馍馍”等“土特产”打造成“增收名片”,还成功承接两所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校服制作业务。目前,已为村集体创收10万余元,带动15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元。
在推动物质富裕的同时,下营乡擦亮乡村“软实力”,以“党建+非遗+农体文商旅”融合模式激活文化动能,成功推动“雪山神牛”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闲时组织南山射箭比赛,定期举办“乡村集市”,打造出集民族团结、文化传承、产品展销于一体的综合性阵地,既留住了“乡土味”,又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文化底气。
同时,下营乡把关爱下一代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今年整合3万余元资金,表彰奖励65名品学兼优的大中小学生,厚植“崇文重教”氛围,针对假期留守儿童“看护难”问题,依托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办“党建+”公益托管班,联动返乡大学生、在职教师提供课业辅导,融入红色教育、乡土文化体验,已为146户家庭181名学生送去暖心服务。(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