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海东乐都:撂荒地变身“花果山” 村长带头铺就致富路
2025年07月25日 17:33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25日电(许晓丽 马盛成 李隽)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下沟村一片30余亩的撂荒地悄然焕发生机。在村长徐尚乐的带领下,这片长期闲置的土地自2019年起逐步蜕变为郁郁葱葱的果园,规模化种植樱桃、桃子等经济果树,成为当地农业转型与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曾经,下沟村这片土地因土壤贫瘠、灌溉困难等问题常年荒废,杂草肆意生长。2019年,徐尚乐毅然放下收入丰厚的包工头工作,决心回乡投身农业。他坦言,选择这条路不仅是想改变村庄的落后面貌,更因深知耕作能修养心性,让人与自然贴得更近。
“得让荒地变宝地,村民才能看到奔头。”带着这份信念,他带头清理碎石、改良土壤、修建灌溉设施,还专门邀请农业专家实地把脉,最终选定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的樱桃和桃子作为主打品种。
为保证果实品质,徐尚乐给果园拉起防护网防鸟啄食,坚持为每颗果实套袋以减少虫害和农药残留。在他的精心管护下,果园的果实个个饱满硕大,加之山坳独特的气候条件助力糖分积累,口感格外清甜爽口。
历经四年多的深耕,如今的果园已颇具规模。每逢春季,满园繁花绽放,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夏秋时节,红樱桃挂满枝头,鲜桃香气四溢,果实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往本地市场,收益十分可观。
据徐尚乐介绍,果园优先吸纳本村劳动力,已带动20余户村民稳定务工,年均增收近万元。接下来,他还计划探索“采摘体验+乡村旅游”融合模式,进一步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
徐尚乐用实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让撂荒地重焕生机,更为特色农业发展树起了标杆。他的故事生动证明:只要用心耕耘,再贫瘠的土地也能结出富民的“金果实”。(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