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民和:温室大棚藏绿意 错峰种植促增收
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6日电(石延寿 李隽)秋末冬初的三川大地,秋意未尽,冬寒渐至,勤劳的农民在金黄的玉米田间忙碌着。
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乡大庄村的设施农业基地大棚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畦垄上的西葫芦长势喜人,瓜秧间的黄花探头探脑,鲜绿的小小西葫芦已在秧叶下悄然成形,满棚一派生机盎然的“好春景”。
“棚里已经结了好多小瓜瓜,10天左右,首茬西葫芦就能上市了。”大庄村监委主任马木哈买看着瓜秧下比拇指稍粗的小西葫芦,眼神里充满对收获的新期待。
据核桃庄乡组织委员陈芳介绍,这些大棚是由大庄、大库土两村共同合作经营的乡村振兴产业基地,也是核桃庄乡以绿色、生态、高质量为目标着力打造的高原羊肚菌特色种植产业,羊肚菌收获后以种植西葫芦的方式进行季节性轮作换茬。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要支撑。2022年,核桃庄乡党委政府在395万元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50万元国家税务总局定点帮扶资金和52.1万元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支持下,打造了占地14亩、22栋拱棚规模的高原羊肚菌特色种植基地,2023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投运首年亩产鲜羊肚菌150公斤至250公斤。
羊肚菌种植需要季节性休茬,为充分利用休茬期间的拱棚土地,提高拱棚种植效益,大庄村党支部书记安生元在学习兄弟乡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羊肚菌种植的季节性休茬特点,因地制宜推行“羊肚菌+蔬菜”轮作模式。
轮作蔬菜种什么?往哪里销?带着这些思考,安生元随核桃庄乡党委政府考察组到隆治乡蔬菜种植大户铁令梅那里“取经”,然后又前往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蔬菜收购中介企业考察对接,建立订单销售关系。
有了订单销售这颗“定心丸”,安生元轮作蔬菜就有了底气。今年9月初,22栋拱棚全部定植了西葫芦秧苗,目前已进入开花期,部分秧叶下已结出小果实,预计棚均产量能达到2000公斤,成熟采收后,将全部送交到兰州市红古区的订单收购企业。(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