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西宁湟中:腊八至 麦仁“潮”出圈

2025年01月08日 18:46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1月7日电 题:西宁湟中:腊八至 麦仁“潮”出圈

  作者 俞惠珍 范晓英

  又是一年腊八节,麦仁作为承载乡村记忆的传统美食,在时代浪潮的助推下“华丽变身”,通过农村传承、网红带货、景区互动等多元场景,演绎出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精彩故事,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河湟大地,冰上舂麦仁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湟中区上五庄镇业宏村,村民张玉莲一家正在结了冰的河面上忙乎着。他们选择了一处干净的冰面,在上面凿出一个深约二十厘米的冰窝窝,把拌过盐水的新麦倒进去,再用圆形石杵反复舂冰窝里的麦粒,使麸皮软化脱落。随后,张玉莲将舂好的麦仁放入簸箕扬簸,这个时候,也是一年当中难得的农闲时节,冰面上有节奏的舂杵声、大家的欢声笑语,给寒冷的腊月赋予了别样的情趣。

  “麦仁有卖的,但我们每年都舂,冰冻了就到冰滩来舂,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杀了猪,腊八粥熬上,过年的气氛就有了。”张玉莲说。

  腊八怎能少得了“腊八冰”,湟中区上五庄镇业宏村妇联主席阿延芬和村里的老人凿了几块冰,拿在手里对着阳光瞧了起来,一问才知,他们是通过冰花来看来年庄稼的长势。

  “今天我们打的这是腊八冰,将腊八冰对着太阳看一下,看里面是麦子还是豌豆。像这个里面是圆的,意思就是明年的豌豆收成好。拿到家里,人也吃,还献到地里,牲畜圈里也献,献到地里就是祈祷明年五谷丰收,献到牲畜圈里就是祈祷牲畜兴旺,就是祖辈留下的传统。”阿延芬拿起一块冰边看边说。

  舂好的麦仁带回家经过清洗,用大锅煮,待麦仁煮软后,用肉丁炝锅,加入适量熬煮好的麦仁,放入盐、花椒、姜粉等调料反复翻搅,那一粒粒翻滚的麦仁好似珍珠玛瑙,让围在锅台前的人们馋得直流口水。

  乡愁是什么?是沉淀到骨子里的乡土,是融汇在血脉里的记忆,是村庄上空袅袅的炊烟,更是一碗香气四溢的麦仁粥,这粥里,有旧年的辛勤与满足,更有新年的期盼与希望。

  “hello!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高原小妹,欢迎所有的朋友们进到我的直播间,在腊八这一天如果不吃腊八粥就没有年味,所以今天在直播间我们为大家带来了煮腊八粥的主要原料。”在湟中区快递物流中心,当地知名主播“高原小妹”开启了麦仁带货。

  “麦仁里加了点酸菜,不会油腻,而且非常筋道。”说到兴起,主播端出已经煮好的麦仁粥,现场瞬间弥漫着浓浓的麦仁粥的香气,主播舀起一勺品尝了起来。

  这种直观的体验分享,让网友们纷纷留言询问价格和下单方式,评论区滚动如飞,下单提示音接连不断,订单量急剧攀升。

  “腊八粥在西北地区主要原料就是麦仁,麦仁从去年11月份开始销售,到目前为止已经销售了7万多单,卖了140吨的麦仁,这个麦仁主要来自青藏高原,从各个地方收取,我们经过加工、包装、销售、物流到售后,我们做到一体化。”主播高原小妹介绍。

  景区则成为麦仁展现魅力的新舞台。日前,湟中区田家寨镇千紫缘景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舂麦仁、煮麦仁活动上演,吸引游客纷纷驻足,让大家在游玩之余,沉浸式体验西北民俗风情,实现了乡村旅游从“观光”到“体验”的跨越。

  “像在冰上舂麦仁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今天尝试了一下,还是挺有意义的。”来自内蒙古的游客达勒才琪格迫不及待拿起工具体验了起来。

  烧猪头、煮麦仁,千紫缘工作人员用最传统的方式来煮制麦仁粥。麦仁粥熬得浓稠,香气四溢,吸引了来自美国的游客,他手捧热粥,轻轻吹散热气,放入口中直呼好吃。

  一碗麦仁粥,不仅暖了游客的胃,更拉近了景区与游客间的距离,让民俗文化在互动中得以传承。(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