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县构建全链条文物保护体系 让红色文脉永续传承
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19日电 (张治业)为严格遵循“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总体工作方针,乌兰县以传承红色文化为核心,创新构建“文物保护、活化利用、跨界融合、文脉传承”全链条工作体系,全方位筑牢文物安全防线,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质增效。
拧紧责任链条,凝聚协同合力。该县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健全县、镇、村三级联动保护体系,通过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规范安装“文物保护单位直接责任人公示牌”,实现责任、监管、联系方式“三公开”。年初召开专项联席会议,明确职责分工,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稳步提升文物保护利用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创新防控模式,织密安全网络。建立“日常巡查+专项督查”双重机制,组织文保员、网格员开展常态化全覆盖巡查,全年累计巡查30余次,收集上报有效数据3000余条。借助浙江援青项目资金,为21处文保单位加装技防设施供电模块,新增4处高清监控点位,推动文物保护从传统人防向“技防+人防”深度融合转变。同时开展文保业务专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工程。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扎实推进三大重点项目:泉沟1号墓出土金银器修复项目通过年度最终验收;莫河窑洞保护性修缮工程完成主体结构加固等核心工序,预计年内竣工;投入10万元专项经费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已完成67处不可移动文物调查登记,新发现文物点11处,普查数据均上传省级平台核验。
规范藏品管理,强化安全管控。特邀文物鉴定专家对78件征集文物进行系统鉴定,确认国家二级革命文物2件套、三级革命文物34件套,全面完成定级分类,为规范管理和展陈利用奠定基础。启动藏传佛教寺院可移动文物调查登记工作,已完成柯柯寺、都兰寺19件套唐卡实物核查,有效防范文物非法流失风险。
深化宣传教育,营造全民氛围。采用“传统方式+新媒体”融合宣传模式,累计发放文保宣传手册1.8万份,分发文创宣传品3万余份,覆盖社区、学校、宗教场所等重点区域,全方位提升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群众文化认同和保护自觉,构建“文物属于人民,保护依靠人民”的良好格局。
下一步,乌兰县将持续完善文物安全责任体系,加快推进“文物+文旅”“文物+数字”融合发展,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探索符合本土实际的保护与发展路径,让文物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活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