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德三十年:耕耘慈善,种下“德”的种子
【推广】
“给家长做教育,我觉得这个工作非常重要。”“青海榜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获得者杨毛吉说,“对于孩子的教育,老师只能占一部分,更多的是家庭的培养和老师的共同教育。”

28年里,青海省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正高级教师杨毛吉先后让9名困难或问题学生住进家中,照顾他们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走进大学校园。在她的努力下,大通县成立了青海省第一家由政府主导、教育局牵头、一线教师担任家庭教育讲师的专门机构,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家庭教育研修队伍,培养了一批家庭教育专家型教师队伍,引领带动了家庭教育发展。
家长有天生的教育孩子的权利,但很多时候没有教育孩子的能力。杨毛吉说,“我们想通过家庭教育这种方式,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
彼时,杨毛吉心里有了一个想法——要是专门有一家针对家长来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的平台,该有多好!
几经转折,杨毛吉在大通县成立了一家专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服务的指导机构。
“但我们发现真正实施起来,我们缺的东西太多,”令杨毛吉一筹莫展的是,团队自身缺乏理论的高度,“我们需要有知识的武装,需要大量的家庭教育的专门书籍。我们要送教下乡,但缺少笔记本电脑,甚至缺少一台移动投影仪。”

此时,天佑德集团向杨毛吉伸出了援助之手。
“经过对接,我马上就感觉真的太需要企业的帮助。我们给天佑德集团拉了一个需要的书目,还有我们需要的桌椅……”杨毛吉说。
如今,走进大通县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青海省的第一家拥有专门教育设施和场地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不乏天佑德元素,包括讲课的笔记本电脑、移动投影仪、桌椅和图书。
杨毛吉说,通过团队成员自己学习提升,已成功打造了一支颇具影响力的家庭教育导师团队,不单单满足了大通县的家庭教育需要,也能满足西宁市、海东市、玉树州、果洛州甚至更远地区的家庭教育的需要。

家庭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杨毛吉心里,雪中送炭的天佑德集团,让她的团队理想变成现实。
“中国好人榜”榜上有名的杨毛吉的这一故事,只是天佑德集团成立三十年来,耕耘慈善的一个缩影。
创业三十年,亦是耕耘慈善的三十年。在社会的宏大舞台上,天佑德集团宛如夜空中持续闪烁的恒星,用爱与善念照亮无数人的世界。
2012年,天佑德集团通过发起成立“青海天佑德教育基金会”,每年固定注资300万元,至今已累计投入超过3000万元。通过发起“青稞助学行动”,惠及700多名学生,并向201所欠发达地区学校捐赠了物资和资金。此外,天佑德集团的捐赠行动不仅局限于青海本地,还覆盖到了全国范围。
2018年,天佑德集团向青海大学捐款1000万元。2023年,天佑德集团捐赠价值1亿元的企业股权给北京大学,成立“北京大学天佑德教育发展基金”,2023年分别向青海民族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颁发90万元的天佑德奖学金。同时,天佑德集团还向山西运城康杰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
从一间毫不起眼的店铺起家,成立青海华实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青海互助青稞酒厂并进行经营改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更名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天佑德集团董事长李银会三十年的慈善之路,始于一颗纯粹的爱心,种下“德”的种子。
最初或许只是被生活中的某一个画面所触动,也许是看到贫困山区孩子渴望知识却缺乏书本的眼神,又或许是目睹受灾群众在废墟中无助的身影……耕耘慈善,李银会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努力将慈善的火种传递给更多的人。
广大天佑德人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家人、朋友和社会公众。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投身慈善事业。这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湖中,泛起层层涟漪,慈善的理念在代际间不断传播开来。(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