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青海各地

青海尖扎:做好做优乡村“土特产”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2025年07月04日 09:43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3日电 题:青海尖扎:做好做优乡村“土特产”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作者 陈宗淇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宗喀山脉南麓、黄河之滨。黄河在这里流经96公里,稍作驻留后,留下了一抹绿色,造就了高原难得的温润气候。近年来,尖扎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日前,记者来到尖扎县坎布拉镇上李家村,平菇、鹿茸菇在智能菌菇种植方舱内生长。上李家村为回族聚集村,村集体经济主要以食用菌种植加工。

图为上李家村智能菌菇种植方舱内正在生长的鹿茸菇。杨哈三供图
图为上李家村智能菌菇种植方舱内正在生长的鹿茸菇。杨哈三供图

  据悉,尖扎上李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种植加工项目于2024年5月份开工建设,同年10月竣工验收。目前共建有9座智能菌菇种植方舱。“预计年产量达36万斤,实现产值200万元,利润30万元。”上李家村党支部书记杨哈三介绍。

  在加工厂房内,冷库、烘干、加工等设备一应俱全。除了提供鲜菇,干菇还能长时间保存,实现远销。“烘干的产品我们也会严格筛选,确保发到顾客手里的都是好产品,我们也在不断拓宽销售渠道,食用菌产业创造的价值也在不断回馈着村民。”杨哈三说。

  坎布拉镇直岗拉卡村大棚内,豆角、杏子、葡萄成熟待采。已在尖扎县圣航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12年的切状,重复着每天的工作。

图为切状采摘成熟的葡萄。陈宗淇 摄
图为切状采摘成熟的葡萄。陈宗淇 摄

  圣航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了直岗拉卡村300多亩土地,主要以草莓、蓝莓、西红柿、无花果及各类蔬菜种植,合作社吸纳劳动力也多为直岗拉卡村村民

  切状回忆起以前的贫困户身份,这位藏族妇女感叹:“以前在合作社工作,主要是为了给儿子挣学费。现在儿子大学毕业,不仅找到工作还娶了媳妇,我们一家早已脱贫。”

  据了解,每到节假日,从西宁市和尖扎县驱车来到圣航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采摘水果的游客络绎不绝,“合作社种植的果蔬品质好,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切状说。

  尖扎县康扬镇伊丰畜产品包装加工专业合作社的加工车间内,机器隆隆作响。

图为马成良介绍伊丰畜产品包装加工专业合作社的产品。陈宗淇 摄
图为马成良介绍伊丰畜产品包装加工专业合作社的产品。陈宗淇 摄

  伊丰畜产品包装加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成良介绍,该合作社主要以牛羊肉鲜肉及其制品的加工、销售。目前,合作社已尖扎县560多户养殖户、30多家合作社和养殖场达成合作,牛羊肉鲜肉收购量达650多吨。

  合作社的养殖场和加工厂大多为宗子拉村村民,“除了吸纳劳动力,我们还将每年经营利润的10%作为分红,村民们能从中增加收入,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可以在家享受福利。”马成良说。

  “此外,我们每个产品的包装都印有二维码,大家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看到3D视角的尖扎县美景,这既能产品宣传,也能让我们的产品在外销过程中宣传美丽的尖扎。”马成良指着包装袋说。

  近年来,尖扎县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聚集丰富群众“菜篮子”,全县各村大力发展特色产品,搭建了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特色产业发展促销平台,促进本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完)

编辑:张海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