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援青全链条赋能都兰 绘就乡村振兴特色画卷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17日电 (希日尖措)近年来,浙江援青工作立足都兰县农牧大县实际,以特色产业培育为核心,构建“引种试验——技术赋能——产销联动”全链条帮扶模式,推动高原农牧业从传统种植向多元融合升级,走出一条具有都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针对都兰传统作物收益低的问题,浙江援青工作组打破地域限制,将江南杭白菊引入高原。2020年,桐乡市首批2万株优质种苗在香日德镇柴兴村落地,浙江农技专家全程驻点指导,攻克高寒、土壤盐碱化等技术难题。经过4年培育,杭白菊种植面积已扩展至180亩,2025年预计产量达2700公斤,亩均收入突破2400元。项目不仅带动60余名农户就近就业,更形成“杭白菊+枸杞”组合销售模式。都兰县香日德镇幸福村依托浙江援青资金建成日产30吨的粮油面粉加工厂,打造“都香粉”“都香花”品牌,形成“农户种植——合作社收购——标准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链,年带动村集体增收6.2万元,吸纳10余名村民就业,户均年增收1.8万元,全面激活产业新动能。
工作组发挥浙江市场和电商优势,构建“线上+线下”立体销售网络。投资建设的都兰电商中心已实现年交易额3300余万元,通过“新华·柴达木枸杞”价格指数发布、“青藏优品”平台运营,推动枸杞鲜果首次直供浙江金华。2024年,都兰企业30余次参加浙江农博会、深圳食博会等展会,“都兰优品”远销18个国家。在对口协作机制下,察汗乌苏镇等4个乡镇与嘉兴市建立结对关系,通过互访考察推动牛羊肉定向认购;“青藏优品”在浙江开设23家线下门店,牦牛肉等特色产品成功打入内地市场,以产销联动突围,打通市场“最后一公里”。
实施技术人才双轮驱动,夯实发展根基。建立“专家驻点+远程指导”技术服务体系,浙江农科院专家团队赴都兰,在杭白菊种植、藜麦品种改良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同时,实施“人才造血”工程,组织农牧技术骨干赴浙轮训,累计培训700余人次。香日德镇以“支部引领、跨村联建”模式,整合枸杞、藜麦、杭白菊等产业资源,形成“一村一品、多村联动”发展格局。上柴开村依托特色种植发展生态旅游,打造集采摘体验、房车露营为一体的农旅融合项目,实现“田园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