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青海各地

法治护航平安久治 政法力量书写“十四五”履职答卷

2025年11月14日 17:48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14日电 (加羊忠)“十四五”以来,久治县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和上级政法部门指导下,全县政法队伍实干担当,推动平安建设、司法为民、基层治理与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平安久治、法治久治建设扎实推进,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保障,筑牢社会安全稳定“防护网”、畅通群众权益保障“法治路”、架起基层治理“连心桥”。

  平安建设持续深化,安全稳定根基更加牢固

  全县政法队伍以平安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与防控体系优化,着力构建全域覆盖、全时响应的平安防护网络。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完成6个派出所新建及改扩建,更新执法执勤车辆19台,配齐专业防护装备,完成基层所队取暖设施新能源改造;投入40余万元新增道路交通警示标识和测速设备400余处,覆盖里程500余公里,建成G347省界综合检查站及信息化智能感知系统,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

  依法履行刑事审判职能,五年来审结刑事案件79件,重点严惩侵财类犯罪,刑事案件总量呈下降趋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百余次,通过“三书一函”推动行业源头治理。

  积极探索跨区域治理新路径,构建青甘川三省边界联防协作机制,签订联防协议38份,联合调处跨界纠纷50余起,相关经验获《人民日报》内参刊发推广,跨区域警务协作效能显著提升,有效防范化解输入性风险。

  司法服务优化升级,民生权益保障更加有力

  久治县不断创新司法服务模式,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深化“3+2巡回审判”与“网格法官+十户长”联动机制,开展现场庭审、模拟法庭等活动,发布双语普法内容400余条,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76%;加大执行力度,2012至2025年间执结率达98%,执行到位标的额6217万余元,开展集中执行行动19次,发放案款721万元,有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创新“1+N”多元司法救助机制,向3名老年被害人发放救助金1.3万元;开展“订单式普法”40场,覆盖牧区庭院;建立黄河流域跨区域生态保护协作机制,成功办理全省首例泥炭盗采公益诉讼案件,清理固体废物50吨,筑牢生态司法屏障。

  推行“三警合一”联勤模式,组建治安联防与应急处突队伍,每年落实重点寺院联防经费15万元,群防群治力量广泛参与,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增强。

  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逐步形成

  全县政法队伍聚焦基层治理难点,持续探索具有久治特色的治理路径,打造“1+1+N”“十户长”治理品牌,推选591名十户长,配套开发治理APP,组织培训25期,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80起,化解率达96%,该做法于2024年入围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推广。

  全县层面推行“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模式,实现22个行政村积分制全覆盖,“励志积分”超市全面铺开,推动基层治理由行政主导转向群众主动参与。

  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牧区、寺庙等活动40余场,通过模拟法庭、情景剧、双语手册等形式,赠送法律书籍3.46万册、宣传品1.56万份,累计覆盖群众8.6万余人次,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履职能力持续提升

  久治县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发放廉政监督卡1660余份,“十四五”期间干警零违纪违法,司法公信力稳步提升,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配发新型单警装备与执法记录仪,实现执法全过程记录,专业执法能力不断增强。深化“一案一治理”机制,围绕基层高发矛盾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堵塞监管漏洞。

  优化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建成标准化调解组织35个,精简调解员至73名并实行持证上岗,调解经费由18万元提升至40万元,落实“以案定补”激励措施,有效激发基层调解活力,各政法单位协同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新征程上,久治县将以更大力度推进政法领域改革创新,聚焦平安建设深化、司法服务升级、基层治理提质目标持续发力。既要稳步完善立体化防控体系,强化跨区域协作治理;也要持续创新司法为民举措,提升法治服务精准度;更要以政法担当赋能乡村振兴、守护生态安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久治篇章筑牢坚实法治支撑。(完)

编辑:张海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