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老干部开展“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研学活动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16日电(李晓清 李隽) 七月的晨曦微露,西宁火车站站台已然铺满了柔和的光晕。590余名来自省直机关、海北州与黄南州的老干部们,他们斑驳的发丝在晨光里闪烁着智慧的光泽,眼中盛满对旅程的期待。

这一天,7月16日,由省委老干部局精心策源,海北、黄南两州老干部局并肩同行,门源县委深情接引的“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研学专列,从这里鸣笛启程,驶向那片令人心驰神往的梦幻海北、金色门源——一场身临其境的生态探索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当日,研学的步履踏上门源的土地。银发身影分成两路,深入秘境探索。在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的聚阳沟生态研学点,葱郁的林间步道如碧玉长廊,引领老同志们步入流淌的山水画廊。耳畔是林间清风的低语,眼前是层林叠翠的盛宴。

工作人员细致解说:生态管护员忠诚的守护、退耕还林还草染绿的山川,终使此方沃土森林覆盖率提升至令人惊叹的87.9%,高原的生灵在此安家繁衍,种群日益蓬勃。
老同志们专注聆听,驻足凝视,用镜头捕捉下林麝的警觉或飞鸟掠过林梢的瞬间——那是生态无声的馈赠与灵动的诗行。美妙的音乐声中,身着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热情邀请老同志共同跳起锅庄舞。
芬芳浴研学点,则是金黄与青绿交织的天地宏章。千亩油菜花海以浩瀚的金色波涛,拥抱着广袤的草原,与远方的皑皑雪峰遥遥相望,构筑出天地间最震撼的调色盘。

老同志们沿着蜿蜒的木栈道穿行于金色的波涛之中,衣襟沾染花香。景区负责人的介绍声声入耳,讲述着如何让好生态变成好光景的“生态+旅游”的蝶变故事,每一处规划都闪耀着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智慧光芒。
研学途中,门源优品展台同样吸引了诸多探询的目光。藏毯、回族刺绣、牦牛肉干、高原蜂蜜……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静静述说着门源的故事——一个从田间地头起步,经过精工巧匠的双手,在品牌赋能下走向广阔天地的故事。
“生态的根茎生长出富庶的果实,既留住了乡土的纯粹美丽,也点亮了乡亲们幸福的笑脸。这真是‘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最动人的注脚啊!”一位品尝完门源蜂蜜的老同志动情地赞叹,话语中满是欣慰与期许。(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