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全季草莓培育布局落地 赋能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18日电(湟轩)今年以来,西宁市湟中区通过科技赋能产业链、模式创新促升级,率先启动“夏季自然种植+冬季设施调控”全季草莓培育布局,推动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为区域农业现代化转型与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湟中区草莓产业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建成17个草莓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约1170亩,主栽章姬、红颜、甜查理等12个优质品种,总产量达1857.47吨,带动周边1300余人增收,种苗繁育、种植、鲜果销售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亿元。
科技赋能是湟中草莓产业提质增效的核心支撑。湟中区深化“科研机构+本地基地”合作模式,与江苏省农科院深度携手共建“高原草莓种业研究院”,联合攻克草莓茎尖繁育、花药脱毒等关键技术,破解高原种苗易染病、产量不稳定等难题。
在多巴镇玉拉村建成西北规模最大的草莓脱毒育苗基地,配备专业组培实验室、育苗温室等设施,年繁育脱毒种苗超600万株,该基地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优质草莓种苗生产基地”,优质种苗不仅供应本地,更覆盖全国30多个地区,为全季草莓生产提供稳定种源保障。
以项目为抓手,湟中区持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推动草莓产业从“分散种植”向“集中化、规模化、智能化”转型。2025年统筹安排资金4485万元,重点在多巴镇、西堡镇建设“西宁草莓”产业基地,扩大夏季草莓种植面积,更新种苗繁育设施并配套智慧农业系统,实现“夏季自然种植、冬季智能调控错季生产”的全季模式硬件落地,为草莓周年生产筑牢根基。
品牌培育与市场拓展让湟中草莓口碑出圈。依托高原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自然条件,湟中培育的“玉拉章姬草莓”以果肉细腻、风味独特、含糖量高的优势,在“邵莓园杯”全国优质草莓评选中斩获金奖。
借助东西部协作“西苗东输”政策契机,该区已向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输出草莓苗600万株以上,逐步树立起湟中草莓“优质、高端”的品牌形象,为全季草莓上市拓宽市场路径。(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