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察汗乌苏镇:乡村振兴“加速跑” 绘就宜居宜业新图景
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18日电 (希日尖措)近年来,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以乡村宜居宜业为核心抓手,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升级、公共服务完善与特色产业培育,通过“硬件”提质、“产业”筑基、“治理”赋能三维发力,让乡村既有乡愁韵味又具发展活力,全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书写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基础设施迭代升级,筑牢宜居“硬支撑”
该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持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现从“泥泞土路”到“柏油入户”、从“饮水难”到“放心水”的蜕变。
通过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危房改造、水渠升级等工程,同步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昔日“脏乱差”的村庄变身“庭院美、街巷净、村容靓”的生态家园。
同时,打造上滩东村、东山根中村幸福互助院,完善各村卫生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便捷服务。
目前,已投入4437万元修缮乡村道路和农村用水设施,26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8万元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切实提升村民居住舒适度。
特色产业精准培育,激活增收“新动能”
立足镇情实际,该镇严格对标“四个一批”工作要求,全面开展2013年以来各类帮扶项目资产清查盘点,累计完成407项帮扶项目资产移交确权,涉及资金12019.93万元,实现资产底数清、权属明、管理实。
制定《察汗乌苏镇帮扶产业项目“四个一批”实施方案》,将17个项目纳入“巩固一批”台账式管理,明确责任主体、推进时限及具体举措,目前已完成巩固方案、管护方案及联农带农机制制定,7个项目实现销号。
规范化的资产管护与产业培育,让村民“钱袋子”越来越鼓,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精细治理提质增效,凝聚乡村“向心力”
该镇将乡村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持续推广下滩村“巷长制”模式,由党员、村民代表担任巷长,将村级事务细化到每条巷道,实现“小事不出巷、大事不出村”。搭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及时传递政策信息、收集群众诉求,全面提升村级治理效能。
同时,发挥村集体经济收入作用,指导各村制定收益分配办法,将积分制纳入分配方案,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级自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营造和谐共治的良好氛围。
如今的察汗乌苏镇,道路通畅、庭院整洁,产业兴旺、治理有序,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