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乐都:“无人机+绿色防控”确保马铃薯收获
中新网青海新闻9月17日电(保亚璐 李隽)“晚疫病是马铃薯种植的‘心腹之患’,危害极大——一旦防治滞后,病菌短时间内就会席卷整片田地,严重时可能导致连片绝收。”近日,海东市乐都区中岭乡农技专干王川说。
初秋时节,走进中岭乡连片的马铃薯种植基地,翠绿叶片在微风中舒展,层层田垄间满是丰收在望的生机。连日来,该乡聚焦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关键期,以“科技赋能+协同联动”防控模式,组织农户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开展喷施作业,为马铃薯生长筑起坚实“防护屏障”。
今年入夏后,中岭乡持续阴雨天气导致田间湿度偏高,为马铃薯晚疫病滋生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经农技人员实地排查,全乡部分地块已出现晚疫病零星发病情况,若不及时干预,病菌极可能快速扩散至连片地块,威胁整体收成。
面对部分地块已出现晚疫病零星发病情况,中岭乡精准锁定病发地块,同步对接保险公司开展田间定损,为受损农户争取赔偿,以“快反应、早处置”最大限度降低潜在损失。同时,构建“政府统筹+区级技术支撑+农户参与”协同防控体系——乡政府牵头负责整体调度,明确防控任务、时间节点与责任分工。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派驻专业团队深入田间,为农户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现场讲解药剂配比、喷施要点,农户主动参与地块巡查与防控作业,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在防控方式上,中岭乡创新采用“人工摸排+无人机喷施”的“人机结合”模式。组织农户分片开展人工巡查,逐株检查病株情况,确保“不漏一处地块、不放一株病苗”,同时,调配专业植保无人机,针对大面积连片地块开展高效喷施,实现防控“无死角、全覆盖”。
田间地头,植保无人机在操作手精准操控下缓缓升空。其独特的旋翼设计与高雾化喷头,能让药剂均匀覆盖马铃薯叶片正反两面——既避免人工喷施的农药浪费,又防止药液渗入土壤造成污染,药剂利用率较传统方式大幅提升。
“晚疫病防控的核心在于‘抓住窗口期’。”王川解释道,“药剂喷施后,若病斑临界处的叶片出现干枯,就说明防控见效了。只要前期预防扎实、初发阶段快速处置,不仅不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还能保障地下块茎的品质与重量,后续做好田间管理就能稳住丰收基本盘。”
截至目前,中岭乡联合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大水泉村、平坦种薯专业合作社开展集中防治行动,现场喷施25%嘧菌酯悬浮剂、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等专用药剂,累计使用农药42公斤,完成600亩地块防治任务。为巩固防控成效,后续还将向农户发放25%嘧菌酯悬浮剂275公斤、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10公斤,持续筑牢病害防线。(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