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城西“十四五”时期民政项目筑就温暖港湾
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5日电(李隽)近日,记者从西宁市城西区委宣传部获悉,“十四五”期间,城西区民政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谋划、强力推进、严督实导,投入资金5938.03万元,实施3大类8个民政重大项目,交出了一份厚重的民生答卷。
精准调研,科学立项。项目启动前,区民政局牵头成立专题调研小组,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与数据比对,全面排摸全区养老设施缺口、社区服务短板及殡葬服务需求。在翔实数据与迫切民情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服务能力提升、殡葬服务设施补短”三大主攻方向,系统规划了8个具体项目。从布局4处农村老年之家、7处农村殡仪服务站,到建设8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施100户适老化改造,每一项工程都精准对接民生痛点,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实现解民忧、纾民困。
高效推进,协同实施。面对项目点多面广、任务繁重的挑战,区民政局构建“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打通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在彭家寨村老年之家建设现场、科普路社区服务中心装修工地,工作人员扎根一线,及时协调解决施工难题。通过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联合财政、城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协同发力,简化流程、强化要素保障,为项目推进开辟“绿色通道”。以新宁路西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例,从选址虎台街道到落实1300平方米场地,从规划43张护理型床位到整合全托、日托与上门服务,各环节无缝衔接,推动这一重点工程高效落地,为辖区长者打造“养老不离家”的温馨家园。
强化监督,保障质效。区民政局始终将质量与效益视为项目建设的生命线,构建起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在资金管理方面,严格执行专户管理、国库集中支付与项目评审制度,确保每一笔资金使用透明、合规高效。在过程管控方面,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工程质量、安全与进度开展全程跟踪审计与监理。同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区居民代表担任“民间监督员”,开展实地视察与民主评议,把监督权交给群众。特别是在100户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中,工作人员逐户走访,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完工后全面回访,确保扶手安装牢固、地面防滑到位,以严格监督守护改造实效与安全,让民心工程真正暖进群众心里。
成效显现,提升福祉。目前,“十四五”民政项目已陆续建成投用,社会效益日益彰显。火西村老年之家里,老人们围坐对弈、观看电视,笑语不断;张家湾村殡仪服务站内,文明简约的追思仪式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晟世达金融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智慧办事服务与丰富公益课程;完成适老化改造的家庭中,卫生间加装扶手、地面防滑处理,极大提升了老人的生活安全。升级后的8个日间照料中心与2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共同构建起“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成为老年人日间照料、情感交流与文化娱乐的温暖驿站。(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