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青海各地

聚焦营商环境建设 海北海晏为民营经济发展赋能增效

2025年04月30日 15:57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30日电(李小玲 李隽)近年来,海北州海晏县鼓励、支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做一份贡献,海晏县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为民营企业的稳健前行筑牢根基。

  政策引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海晏县为深入贯彻省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海晏县积极行动,印发实施《海晏县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分工方案》。进一步激发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促进其健康、高质量发展。拟定《海晏县重点招商专班暨产业链链长机制》,聚焦新能源、绿色算力、“双碳”、文旅产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制造业产业等重点领域,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专班招商,吸引了蓝剑钧新等一批绿色算力企业在海晏成功注册设立子公司,并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该县强化产业主体培育,推动民企发展。推动工业经济提质扩容。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目标,积极开展“个转企、小升规”指导工作,及时调整《重点培育企业名录》,储备年度重点升规培育对象,组织统计、税务等部门赴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帮助指导企业提前准备申报资料。盘活园区,拓展发展空间。针对红河湾工业园区,2024 年成立海晏县园区转型工作专班。针对园区内存在的低效土地、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加大土地整合力度,完善园区产业布局,提升基础设施水平。通过一系列举措,为新能源组件制造、绿色算力、环保建材、装备制造等产业落户园区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园区转型升级,为企业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该县激发企业内生动力。采取“主动对接、上门服务”的方式,积极衔接省州业务主管部门开展企业服务,帮助企业申报省、州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等各类项目扶持资金,落实各级各类企业扶持资金;组织重点企业赴各地进行观摩学习,指导帮助企业开展生产线技术改造,完成技改项目节能审查,县域企业趋于规范化现代化,发展信心大力提升。

  海晏县强化要素保障,夯实民企发展支撑。优化审批,提升服务效能。修订完善 235 项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将194项行政许可及230项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办理。承接省州下放审批事项时,确保部门、人员、事项衔接顺畅,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并落实督查。优化审批流程,实行“并联审批”“一站式审批”,推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 “一网通办”“即来即办”。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全方位助力企业破除发展障碍

  同时减负纾困,增强企业实力。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减免社会保险金政策,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常态化开展助企暖企行动,设立助企暖企工作专班,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 对企业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进行包联帮扶。建立县级领导分片指导、定期会商调度等七项工作机制,开设助企“绿色通道”,畅通反映投诉渠道。

  该县解决难题,畅通企业发展道路。为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精心制定《关于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清晰界定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各方在融资协调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搭建起高效有序的组织机构。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海晏县小微企业主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帮助更多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

  海晏县推进重点领域常态化监管,实现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全力推进联合惩戒机制,完善执法体系构建,促进部门联动执法。目前,全县累计公开“双公示”信息合格率 100%。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谋划开展工程领域规范提质、农牧业领域综合执法整治、国有资产管理提升三个专项行动,有效化解了一大批社会关注度高的难题,达到了“解民忧、求规范、补短板、促发展”的目的,为企业营造了规范、有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 (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