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青海各地

甘德气象:筑牢汛期防线 多维发力守护一方安澜

2025年08月13日 17:38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8月13日电 (鲍积热吉)值此“七下八上”关键防汛期,青海甘德县降水频发,甘德县气象局以守护群众安全为核心,从监测预警到信息传递全链条发力,筑牢气象防灾屏障。

  绷紧责任弦,坚守“第一防线”

  面对严峻汛情,甘德县气象局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与业务人员守班制度。领导班子靠前指挥,业务人员全员在岗,对全县18个区域站实施全天候严密监测,从气温、降水到复杂天气系统,不放过任何细微变化,用“时时在线”的坚守,筑牢气象监测“前哨站”,为防汛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从领导班子到一线业务人员,大家拧成一股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应对每一次天气过程。领导带班过程中,不仅统筹全局工作,还会针对复杂天气形势,与业务人员共同分析研判,凭借丰富经验为监测预警工作把关定向;一线业务人员则专注于数据采集、分析,密切跟踪天气变化趋势,确保每一组数据、每一次研判都经得起考验 。

  织密信息网,打通预警“最后一公里”

  为避免甘肃兰州榆中县山洪悲剧在本地重演,气象局构建了多维预警传递体系:一是日常监测响应。值班员紧盯“报灾群”动态,雨情需求“秒级响应”,确保一线信息双向畅通。无论是乡镇干部询问局部区域雨情,还是相关部门核实气象数据,值班人员都能迅速反馈,让防灾决策有可靠依据 ;二是分级预警发布。发布预警信号或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后,立即通过复制、截图等方式,将信息同步至应急管理报灾群、防汛指挥群、新型牧业经营主体及信息员群、甘德县气象信息员群、防灾抗灾防汛抗旱信息报送群等多个置顶工作群,覆盖政府部门、牧业主体、基层信息员。这些群就像一张张“信息网”,将气象预警快速传递到全县各个角落,让相关单位和人员提前做好防灾准备,比如牧业经营主体可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牲畜、草场,基层信息员能向牧民宣传避险知识;三是重点预警触达。橙色、红色高等级预警,专项推送至“移动电信联通暴雨红(橙)全网发布群”,借助运营商力量实现全网覆盖,让预警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短信、弹窗等形式,即便群众不在工作群内,也能第一时间收到危险提示,为避险逃生争取宝贵时间 。

  锚定“防大汛”,凝聚防灾合力

  近日,全国早间天气会商结束后,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传达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就相关工作进行部署。甘德县气象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相关负责人按时参会,认真学习领会。主要负责同志全程参与,逐字逐句研读指示精神,深刻把握其中对防汛减灾工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要求,以及对气象部门精准监测、高效预警、联动防灾的职责期许 。

  会商结束返岗后,立即启动内部专题学习研讨。领导班子带头领学,结合甘德县汛期实际,剖析指示精神对本地气象工作的指导意义,从保障群众安全、服务地方发展的角度,解读如何将上级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 。业务人员纷纷结合自身岗位发言,探讨在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联动中,怎样落实指示精神,提升工作质效,让学习不走过场、精神融入实践 。

  同时,按照上级“结合本地实际细化落实举措”要求,迅速梳理工作流程,从区域站监测频率优化,到高等级预警发布后的多部门协同响应,逐一对照指示精神查漏补缺。明确在复杂天气过程中,加密与上级气象部门的会商频次,借助更广泛的数据共享,提升降水落区、强度预报精准度;在预警传播环节,强化与宣传部门合作,拓展信息触达渠道,确保偏远地区群众也能及时收到警示 。通过上下联动、学用结合,将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转化为防灾减灾的“甘德气象实践”,不断提升气象服务精准度和应急应对能力 。

  汲取甘肃兰州榆中县灾害教训,甘德县气象局主动强化与应急、水利、农业等部门协同联动,通过气象信息共享、联合会商研判,为全县防汛决策提供专业支撑。与应急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气象预警发布后,应急部门可快速调配救援力量、储备救灾物资;和水利部门合作,根据气象降水预测,共同分析河道水位变化、水库蓄水情况,提前做好泄洪、防洪准备;从预警发布到防灾响应,从数据监测到救灾联动,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气象人的责任与担当,力求以精准气象服务,为守护甘德县群众安全、护航地方发展筑牢“气象堤坝” 。

  汛期未过,战斗不止。截至目前,通过上述全链条防控举措,甘德县全县保持无灾情、无人员伤亡的平稳态势。甘德县气象局将在监测预警的“战场”上坚守到底,用专业与汗水守护一方安澜,为全县防灾减灾工作交出“气象答卷”。

  (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