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兴海县:“情理法”金钥匙巧解纠纷“烦心锁”
2025年07月18日 18:10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17日电(祁绣娟)困扰海南州兴海县曲什安镇与中铁乡二十年的草山界线纠纷,曾是阻碍牧民情谊与发展的“心墙”。经两乡镇信访干部以“情理法”攻坚,这一历史难题近日化解,双方于2025年7月16日签订调解协议,既解牧民“心头结”,也成为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这起始于二十年前的草山界线纠纷,涉及牧民切身利益与历史遗留问题,矛盾盘根错节,成为影响当地和谐稳定的“老大难”。
面对这块“硬骨头”,曲什安镇与中铁乡将信访工作视为疏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发力点,高位启动、协同作战。系统梳理合同文本、历史档案、实地勘验记录,并广泛走访知情老牧民、历任村干部,力求还原争议全貌。同时,把经验丰富的乡村调解员、“两代表一委员”、德高望重的长者充分动员起来,深入牧户帐篷,耐心倾听诉求、了解民意、传递政策、疏导情绪,为后续实质性调解扫清了外围障碍。
进入核心调解阶段,工作组创造性地运用“情理法”融合策略。“法”字筑基,调解员严格依据相关政策法规,清晰阐释权属界定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要求,划清法律“红线”,让双方明白“底线”何在。“理”字贯通,结合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实地勘察结果,摆事实、讲道理。“情”字暖心,引导双方牧民换位思考,回顾历史上两乡毗邻而居、互助互济的情谊。
7月16日,调解协议终于落笔签订,清晰划定了草山界线。
“争了这么多年,心都累了。这次干部们既讲政策,又懂我们的难处,还顾念老辈人的情分,我们服气!”一位参与调解的牧民说。(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