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县人社局联合多部门化解农民工欠薪难题
中新网青海新闻8月8日电 (赵万星)日前,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民工张某某夫妇向人社局劳监室反映,其在西岸酒店项目从事消防水电工作期间被拖欠工资2.1万元。这笔钱是夫妻二人半年来在工地“爬高钻低、省吃俭用”积攒的血汗钱,更是支撑甘肃老家老人医药费和孩子学费的重要经济来源。“每次视频看到孩子问‘爸妈什么时候寄钱买书包’,心里像刀割一样。”张某某回忆道。
为此,乌兰县委书记亲自联点,县人社局副局长带队成立专项工作组,完成工地走访、工资台账核查和施工方约谈。劳动监察科室运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系统”调取考勤记录,确认欠薪事实。
乌兰县人社局联合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建设和交通局、县综合执法局启动“安薪调解”机制,在乌兰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安薪调解室三次召开协调会厘清责任链,针对“总承包方存在未落实工资专户制度问题、分包方以‘工程款未结’为由推诿”的问题,现场宣讲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16条、第30条关于“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工资”的强制性规定。
在乌兰县人社局与社会工作部、建设和交通运输局的持续跟进和强力督促下,对施工方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同步告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刑事追责风险;协调酒店业主方先行垫付部分资金,确保8月1日完成全额支付。
“工资到账短信响起时,妻子当场哭了”,张某某夫妇特意送来锦旗,“这下能赶在开学前给娃交学费了”。至此,这起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圆满解决,是乌兰县保障农民工权益工作的一个缩影。
下一步,乌兰县人社局将持续深化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对建筑、餐饮等重点行业的欠薪排查力度,通过“提前预防、快速响应、合力攻坚”,让每一位像张某某这样的农民工都能按时足额拿到血汗钱,让背井离乡的奔波有回报,让对家庭的牵挂有着落,真正实现“劳有所得、安心务工”。(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