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自然 感受自然 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 200万人次
【现场音】第一次来的请举手,第二次来的请举手,来过好多次的请举手。
【解说】近日,“探访秘境 绽放世界”香港媒体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采访行活动走进聚阳沟研学基地,来自港、青两地近20家主流媒体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来到自然教育的现场,跟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起体会“森林”其境的奇妙感受。据了解,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内举办的各类自然教育活动累计参与人数已达到200万人次。
【同期】一年级学生 任洪毅
我觉得滑索它的速度很快,然后很刺激。
【同期】三年级学生 马翌宸
我爬的时候感觉很紧张,到最顶上感看着下面感觉很美。
【同期】六年级学生 廖昶玮
在书中看到的和自己现实中看到的绝对肯定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是让我们在现实中找到大自然的美与神奇。
【同期】大三班小朋友 李致廷
我平常在学校玩的是滑滑梯,还有滚轮胎的,我在这边玩的游戏更好玩。
【解说】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陆河流域核心水源区,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自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青海片区积极推进自然教育工作,在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和多部门协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自然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解说】聚阳沟研学基地现场的“山野探索”指导老师宋伟明已经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参与了近8年自然教育与体验工作,他认为,很多在自然中的体验是书本中无法实现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对于自然教育的认识也逐渐得到了改变。
【同期】青海言一Camp 总经理 宋伟明(船长)
我觉得爬上一棵树比看一张树的照片更直观,因为树皮剥落的过程中他就知道真的有虫子在里面。青海有个很经典的名字叫“浪山”,儿童版的“浪山”,然后他觉得花这么多钱,我把孩子送给你们带出去玩,好像没有什么作用,但现在就是有一大批家长忠实的粉丝跟着我们,他们会让孩子以去不去“言一”作为一个奖励机制来督促他们的学业。他们发现孩子其实有时候需要就像这样彻底出来放松,然后抛掉一切烦恼,然后有时候也需要让他们出来在这种混龄的模式里面去锤炼自己。
【解说】2017年至今,参与到自然教育的机构也越来越多,自然教育课程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自然教育部工程师于瑶向记者介绍,2024年开始自然教育的受众范围明显扩大,除了孩子,还有更多热爱摄影、热爱自然的成年人逐渐参与其中。课程设置将研学的“研”与“学”更紧密结合,基于各方面专家的科研结果,逐渐将自然教育的讲堂搬进小学、初中,生态学校建立向青海省外延伸,将省外的教学经验和省内的自然教育资源互换。
【同期】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 自然教育部工程师 于瑶
从去年开始的话,在北京设立了三所生态学校,在苏州放(设置)了两所,今年的话又在上海设立了一所。然后就在上一周,苏州的生态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他们分两拨都来咱们祁连山国家公园做了研学,有的是来做教育的交流,教学上的交流,我们把苏州的老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就直接搬到了咱们门源二小,还有祁连县教育局,来给他们(门源)传授他们(苏州)那边的教学经验,但是他们在这儿相当于是提前做了一个踩点,然后看了我们国家公园的大山大水,还有一些这些丰富的课程内容,他们明年就会把学生带过来。
祁妙 青海门源报道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