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青海化隆:黄河水“冷水鱼”变“致富鱼”出冷水养殖“加速度”

2025年07月25日 18:06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24日电(赵凛松 陈郁)在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境内的黄河岸边,一排排网箱整齐排列,里面的虹鳟在清澈的水中悠然游动。过不了多久,这些冷水鱼就会被装上冷链车,离开高原,去往大连、北京等地,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佳肴。这得益于黄河水滋养的冷水鱼,如今正成为化隆人守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的“致富鱼”。

图为马海林展示他养殖的冷水鱼。殷荣成 摄
图为马海林展示他养殖的冷水鱼。殷荣成 摄

  “你看这网箱里的鱼,条条都在3.5公斤以上,再过几天就该起网了。”化隆县海林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海林蹲在网箱边,伸手探进水里试了试温度。这位从2012年就扎根在黄河边的养殖户,手上还留着常年与渔网、鱼苗打交道的老茧。“刚开始啥都不懂,鱼苗死了一批又一批,饲料配比调了几十回,整宿整宿守在网箱边是常事。”

  网箱下大有乾坤。粪便残饵收集器沉在水底,把鱼粪聚拢起来,清污器定时运作,这些“废料”转眼就成了岸边果树的有机肥。“县水产站的人每月都来,测水质、查药残,比咱自己还上心。”他知道,这网箱里养的不只是鱼,更是黄河的生态账。作为化隆县首个试点,海林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陆基循环水养殖车间里,智能屏幕上跳动着水温、溶氧量的数据,循环系统让尾水“变废为宝”。

  “从零散养殖到规模发展,靠的是黄河的馈赠,更靠政策托底。”化隆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水产产业服务中心主任李林辉介绍道。目前化隆县8家养殖企业分布在4个乡镇的库区,359口网箱像水上田垄,其中77口抗风浪网箱能抵御汛期激流。“今年上半年就卖了56.42吨,收入282.1万元。”(完)

编辑:甘晓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